杜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作品展丨蝶变与华章,三江答卷
TUhjnbcbe - 2021/10/5 23:42:00
诗美三江

“百年辉煌·诗美三江”

主题征文终评入选作品展

蝶变与华章,三江答卷

——梁梓

题记:“*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关爱,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既定时间脱贫摘帽的坚强后盾。”

———三江县委书记邝驱

蝶变,三江成为画布上的人家,诗意的栖居地

野鸽子在巢里叫得婉转、迷人;杜鹃撑起花蕾

南风在江面写下新的草书;

它要把这座座山峦在一日之内,吹高三寸

在这月光流动着蜜汁的夜晚

还有人像屋顶的破瓦片深陷于重力的困顿

“老叔,你看,咱这属于极度贫困,你自己不用掏一分钱,也不出力,国家都给包了,

这么好的*策,去哪找?”……这是在曲村

某一天,扶贫民警的话,让汤文标感激地说

“那得!那得!”

是的,这种被改造的危房,全县有户

在这青山绿水间被一一改造成,被置换成

“广厦千万间”的序列,山水田园诗的核心

晾禾架,来自侗寨的顶礼或一种诗意的表达

在三江,我更喜欢的事物是晾禾架

一排紧靠一排的晾禾架,说它们像汉阙

像牌楼,也未尝不可,被托举的美

无比成熟的糯谷,闪耀着的赤金

它们理应在这个高度,这不仅是最后晾晒

也是对自然的恩宠,对成熟最后的致意

古老的侗族,以月光纺纱的侗族

快乐的侗族,懂得酝酿糯米酒的侗族

把日子都过成节日的侗族

为微小而闪亮的事物加冕,理应如此

用比布谷鸟更迷人的歌声来表达生活

他们当中,每个人都多情而质朴

任意一个,都像一棵湿漉漉的茶树

寻找答案:发现河流的落差,并倾听

浔江、榕江、融江奔赴而来,“近处在自身流远处的流到天边流,与诸神汇合。”

它们。传达这一隅之地怎样的消息?

古老族裔。在根一样的坐标系,繁衍生息

神秘面纱下,他们有怎样生活与祈愿?

风雨桥。被一年一度的风雨洗得干干净净

鼓楼。则揣着族裔们内心隐喻的鼓点

这群被山水雕琢出优异禀赋的赤子们呵!

这塑造了世界楼桥之乡侗族

一度因石漠化片区,山连山,水连水的受限

焦虑不已,慨叹自己不被命运之神垂青

他们根本没想到呵!,蝶变!已经出现

————福尔图娜打开孔雀之屏般绚烂的理想

从青涩,拔节到满眼成熟,仅三年时间!

很难想象,他们怎么能做到?凭什么?

千年贫困锁,被“国家移民局”的钥匙缓缓解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时至今天,小康中国已然从《诗经》里走来

且就快抵达这节点,是时候了!

每人都要上交一份满意答卷,此时三江

还有大量落后生,他们慨叹,山高水长

在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里徘徊不前,一筹莫展

当一首叫《不要怕》的歌深情地唱响

一把钥匙,像手,开始抚慰三江人民的心灵

对,是脱贫攻坚!在八桂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

给学生讲知识,讲外面世界;给茶农请来

专业农艺师,培育,管理,加工,包装……

上一刻裤管湿于露水,鞋子还沾满泥巴

下一刻,在直播间里给三江解说带货

如你所见呵!

这些人,是移民局来的定向帮扶者

闭塞的山沟沟,用三年时间完成诗与远方转换

山与山对仗,每座山都是另一座的见证者

最小的石也揣着梦想的火星、沉默的语言

作为自然诗人,我该向它们学习收拢之美

水与水叠韵,每条河都是测量4.5万人命运

每个水纹都标注清澈来路和光辉去处

在三江的水墨丹青里,时时都会被吸引

被爱与美小刀剥离着肉体和灵*

我还没有把握,把它很好地以诗来呈现

山茶的垅亩是无法比拟的分行,万千书简

只写满一个香字的主题;

鼓楼在高处,把声音传给谁?为谁庆祝?

写满历史的碑廊,谁的一笔更力透纸背?

哦,我不能不说月亮街是一道银质的题款

那侗族的鸟巢

就预示着此刻凤凰般的蜕变

治贫先治愚,人的支教民警小分队纪实

“以前觉得女娃不用读书,现在读书比出嫁还风光。”

——龙奋村村民代培派语

给他们打开“蜜源、矿藏和宿命,那些

被风吹动的门窗。”

给他们细小的茎蔓搭好向上的手脚架

给他们打开更多星空与大海的密码。“支教是

斩断穷根,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支教不仅仅是改善教学环境,还有精神助力

风华正茂胜任如此担当的:张宏振,“70后”

大滩小学支教民警;李海弟“80后”,良陪小学支教民警;王涛,“90后”寨塘小学……

江水以失去而获得;白天与与黑夜,以旧换新

佩戴警徽的教师,不能不说他们有另一种勇武

(仅仅两年,46所贫困小学,多名学生

英语平均成绩提高了25分。),这不仅仅

是数据,更是一种初心在传递,观念在转译

“劝返”,“上保险,”“空中课堂”,捐赠物资……

这些倍能温暖侗族孩子们的关键词,时时跳动

是的,不能不说是这些年轻血液的注入

让侗族孩子都成长史打开了崭新一页

每枚三江茶,都是脱贫攻坚铿锵又温柔的手稿

小小书简,因何写成了大文章?

我甚至想到,它们是不是百灵的舌尖儿?

是不是女神所预备的琴键?

它们被确认,成为脱贫攻坚的既定项目:

“摆脱贫困,还要靠种茶,可路子得变。”

这话说到了根上,打开三江茶通往世界的大门

请“博士”讲课,办协会。三江茶,风生水起

“这四批茶叶,带动了17户贫困户脱贫

村集体收入也有8万多”,他眼中,火在燃烧

这“火”,已越烧越旺已“火烧连营”

从“八协红”到野葡萄,到红薯;从八协村

到归东村,再到地保村……

警员们全力以赴,他们已深谙香的贮蓄法

程阳八寨,侗族民俗深度体验区

“程阳永济桥”是建筑之桥,也是时间之桥

它以独有的古老,完成一种渡的教化

程阳八寨。实体物都在发光

这些木构建筑,于一个乡村诗人而言

仿佛读到一种立体的诗学

母语天然的榫卯————无缝焊接着力与美

韵脚有足够的别致,以吊脚楼的形式

这村落谁能说它不是故乡的雏形?

搁浅在画布之上,仿佛刚刚被完成:

油菜花的*金刺绣,茶园的遍地书简

“拦路迎宾”的人,她请你收下含情脉脉

百家宴足以拓展精神味蕾的丰饶

一曲“高山流水”,绝对会治愈抑郁寡欢

蜕变的三江,侗族人真正的香格里拉

此刻的三江,世外桃源;《诗经》的扉页

这山与水互注的典籍,必将为脱贫攻坚

必将为国家扶贫办的历史写下最厚重的一笔

有一种引力在生成;美在绽放;宁静加持着

这成为灵*和肉体角力并和解的地方

是的,扶贫,盘活的不仅仅是经济

还有心灵上的澄明,文明意识的提升

在三江,人与自然和谐,“物与我”

都被一种光束所照彻,被一种爱所唤醒

它来自那些警徽的的佩戴者的辐射

来自一种心灵触摸

蜕变的三江啊,是侗族人真正的香格里拉

▼往期精彩回顾▼“百年辉煌·诗美三江”活动在广西三江开幕获奖名单

“百年辉煌?诗美三江”征文

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品展丨蝶变与华章,三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