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琴房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两米多长的高山流水图,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飞流直下的水花在慢速度的快门下变成一束袅袅白烟,如一条长长的白绸帘,折成两折,在岩石上哗哗绽开,分成数股,落入潭中。一股股丝质的水流折射出异样的白光,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前景里的花枝随着冲泻而来的水颤动不已,背景里湿漉漉的岩石泛着嶙峋的质感。这就是先生镜头下的凤阳山双折瀑。每日端坐房内,饮茶,弹琴,必与其对视一番,整幅画便有了山水清音的动感,甚觉清新、悦目、怡情、养性。双折瀑位于龙泉大峡谷下方,三十余米的落差,在大悬崖上非常整齐地叠成双折,故称“双折瀑”。峡谷里流动的溪流,从悬崖上奔腾而下,十米喷雾,水击乱石,咆哮轰鸣,犹如叠水飞雪,落入瀑底,形成一个深潭,十分有气势。潭边建有观景台,可领略双折瀑全貌。春末至盛夏,流水丰沛,悬流激荡,雷霆万钧,近水寒烟,凉意侵骨,尤其巍巍壮观。隆冬时节则易结成冰瀑,如冰雕般的帘子直直挂在悬崖上,疑似到了水晶宫的门前。晃晃悠悠地站在一座吊桥上,便是进入大峡谷地界起点。吊桥下的山路一侧通向凤阳湖及瓯江源,一侧通向双折瀑。穿行于幽谷间,群芳幽香,佳木繁荫,植被茂密,苍翠欲滴。晨时雾气淡淡弥漫,一缕缕地缠绕着枝条,如梦似幻。阳光下,碧空如洗,雾霭流岚,斜枝倒映着一条淙淙溪流,流至平坦处,形成深深浅浅的潭水,偶尔会惊现一两条娃娃鱼游来游去。而走过吊桥,往上爬行石阶,则可通往被誉为小*山的天马峰,天马峰俗称“龙脊”,形如马鞍,犹如将*坐骑。位于双折瀑之西山岗,两边均为悬崖。峰立千仞,峭壁如削;峰间古松奇木,虬枝傲立,行走于陡峭的台阶,有时甚至需要手脚并用。但听风起云涌,静寂无声,令人顿生“我欲乘风而去”之感。天马峰东南方的山谷里保存着完好的常绿阔叶林,林内分布有众多被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如白豆杉、红豆杉、香果树、伯乐树、福建柏、铁杉、银钟花、*山花楸等。深秋季节,野果、霜叶猩红,色彩斑斓,山野成为迷人的红叶岭。行游于此,犹如进入了植物的大观园。桥下不远处有一开阔的河床,边上崖上刻有“龙泉木鱼石”五字。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石鼓”。灰中泛*,中虚空罅,扁圆光滑,以石敲之,便会嗡嗡作响。古有民谚道:“金鸡啼,石鼓响,风调雨顺禾苗长”。来到此处安静坐下,捡起石头敲一敲,听听山谷回音。真可谓“云过半山石鼓隐,泉流深树听无音,凤阳说是神龙下,鹤唳风声击鼓鸣”。站在桥上,抬头便可望见“杜鹃谷”三个醒目的红字。每年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正是初夏时分,层层叠叠的百年杜鹃竞相斗妍,漫山遍野,美不胜收。这个时节,整个山谷被杜鹃花海簇拥着。花丛间流水潺潺若隐若现。或大红、或粉红、或白色,间杂成林成片,夺目、耀眼而惊鸿。云锦杜鹃尤为华贵雍容,株形饱满大气,高达丈余,树冠如蓬,浑圆平整,枝条横逸斜出。花朵繁茂,娇媚动人,灿若云霞。爬过大峡谷的小*山,听过双折瀑布的涛声,看过杜鹃杜谷的猴头云锦,仿佛就已踏遍浙江绿谷的山水精华。
图片摄影:潘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