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一课,我将双声部演唱、顿音做为本课的重难点。刚接手三(1)班不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第一次进行双声部演唱,不免有些挑战性!
??碰巧,班级部分学生在口风琴社团课中刚接触F调,于是我“将计就计”,请小能手们帮我巩固3?1这一声部的音高。这样使得我在课堂中不那么忙碌,再者培养了孩子们互相合作的能力。
???起初全班六个孩子演奏出来的声音并不整齐,与演唱者的声音显得格格不入。着实让我捏了一把冷汗!但是聪明的孩子们带着对“顿音”的理解,经过多次尝试,最终,轻巧,和谐的声音萦绕了整个课堂。
??令我骄傲的是,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双声部合作,可以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同时,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1、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过我的要求和设计对二声部进行学习。虽然准确,但似乎欠缺了一些“主动”和“活力”。他们更需要的是引领而不是带领!如果,稍作放手,让他们带着歌声飞翔在课堂中,相信是对《顽皮的杜鹃》最真切的体会。
??2、二声部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通过多种方式去练唱音准,更有效、更需要的还是培养孩子们主动感受和声的空间感!这也将是我今后需要坚持去做到。只有实现主动聆听,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