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理导游词
TUhjnbcbe - 2021/4/22 20:30:00
什么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4149.html
苍山,又名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玷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

公元八世纪,南诏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权的做法,把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阳南。

点苍山巍峨而秀美,苍莽而幽深,云、雪、林、泉、石、花等组成的天然景观,让人倾倒。山云景变幻万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望夫云每年冬春季节常出现于玉局峰顶,这云出现后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云又被称为“无渡云”。

传说南诏国王之女与猎人相爱,逃到玉局峰顶结为夫妻。公主难耐高山寒冷,猎人便到海东罗荃寺盗取法师冬暖夏凉袈裟,被罗荃法师发觉后打入洱海化为石骡。公主望夫不归,忧郁而死,精气化为云。每当此云出现,洱海便浊浪排空,这是公主要吹开海水,看到葬身海底的丈夫。

玉带云则出现于夏末秋初,每当山雨过后苍山十九峰山岚四起,形成朵朵白云在松林上空飘浮,并逐渐汇集在苍山半腰,又迅速向两端延伸,化为一条洁白的玉带,横亘百里,竟日不散。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她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载雪。白族人民从山顶取下“阴崖古雪”,调上蜜汁黑梅使之成为沁人肺脾的清凉饮料。杨升庵的《滇南月节词》中曾写到大理“五月卖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烟景别,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冰碗啜,调梅点蜜和琼屑。”?

???

苍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以苍山命名的苍山冷杉,以其楚楚动人的身姿与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雄踞于苍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悬崖绝壁之上,是我国冷杉属树种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个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高山景观植物,被誉为“树中君子”。

苍山花卉,品种繁多。云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在苍山都寻找得到踪迹。其中,仅杜鹃花品种就有41种,从山脚直到海拔米的积雪地带,层层叠叠,成片成簇,植株高者达十五米以上,呈大树状(如棕背杜鹃、马缨杜鹃);矮者只有十公分,呈匍匐状贴地而生,形成地毯状景观(如密枝杜鹃)。花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花色有红、白、*、紫、蔷薇等十六种不同颜色。在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种仅苍山一地所独有,如和蔼杜鹃、蓝果杜鹃,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鹃、大理腺萼杜鹃。世界上杜鹃花属中叶子最大的品种凸尖杜鹃,就生长在苍山上。苍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天然杜鹃花园”。

苍山的泉水为人称道。除了十八条长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米以上的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那是第四纪冰期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中著名的有洗马潭、*龙潭、黑龙潭等,潭水莹澈,泻出的泉水更是清冽异常,青碧璀璨。苍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龙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骚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写。

苍山还是驰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产地。大理石又名苍山石,是一种以碳酸钙为主,间含量氧化硅、镁、铁等金属、非金属杂质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滑如脂,花纹奇美,其中以花纹取胜的“彩花石”一经打磨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山水、花鸟、人物的天然画面,被誉为“石中瑰宝”。其余“水花石”、“汉白玉”等是上等的建筑、装饰、雕刻材料,至今保存完好的北京故宫和十三陵里,可看到大量使用了取自大理的大理石。苍山由千姿百态的石头构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让游客流连忘返。

苍山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气候适宜,植被茂密,至今还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驴、野猪、狐、雉鸡等以及少数的珍稀动物“四不像”。

感通寺

感通寺坐落于大理坝子巍峨挺拔的点苍山圣应峰南麓,这里风景优美,林木茂盛。感通寺又名荡山寺,元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又称之为“上山寺”。寺创建于唐,扩建于元,而盛于明。关于寺名“感通”二字,传说唐代高僧李成眉到此选择寺基时,将手中樟木禅杖插于地上说:“若此地能建寺,就让这樟木成活!”樟木果然长出枝叶,此处便称樟木台,并建起寺庙。寺建成他又说:“此寺若能长久,佛像从空中来。”当夜五华楼的佛像便飞升到寺中,因事事有感而通,故名感通寺。

感通寺原为一组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明《荡山寺志》记载了寺宇在元至明初的盛况:明洪武十六年(公元年),感通寺主持僧无极朝觐朱元璋奉上白马茶花等,明太祖赐大理石碑坊及寺院“三十六院之多“。这在云南佛教史上,是空前煊赫的篇章。几经沧桑,现仅存大云堂,寂照庵等寺宇。

苍山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风景名胜区。年,当地*府在海拔米玉带云出处新辟了一条玉带云游路。游路南起马龙峰,北抵应乐峰,长约18公里,将苍山许多景点连结在一起,游人至此,可览苍山奇峰异石、林泉飞瀑,亦可俯瞰苍洱大地的壮丽景色。

做价值的传播者?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口.2万,主要居住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唐代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延续了五百多年,一度成为云南*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此外,丽江地区、保山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也分布有少量白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


  

?白族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


  

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品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

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蔑子。若是生男陔,还要在青蔑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节庆活动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白族饮食风味


  

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响较深。善于腌制火腿、香肠、螺蛳酱等食品。妇女多会制作蜜饯、雕梅、炖梅的手艺。著名菜点很多,如:砂锅鱼、洗沙乳扇,活水煮活鱼、柳条蒸肉、喜洲破酥粑粑等。茶水色浓味醇,别具一格。“三道茶”极丰人生哲理,寓义为“一苦、二甜、三回味”。?

白族婚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白族婚礼隆重而又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让他们表演节目。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靓丽潇洒,民族特色鲜明。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男子喜欢缠白色或兰色包头,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服饰更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线兰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兰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喜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包布和发型所特点的风韵。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水面海拔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9公里,周长公里,面积平方公里。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高人韵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

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三岛: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

四洲: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

五湖: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

九曲: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

随着四时朝暮的变化,各种景观呈现出万千气象,于是,古人又为之归纳为“洱海八景”,即: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霭普陀、沧波濞舟、四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月映。当中所提到的四阁,便是古人为点缀、观赏洱海所陆续建造的四大名阁:天镜阁(位于海东)、珠海阁(位于洱海公园团山)、浩然阁(又名丰乐亭,位于才村海边)、水月阁(位于洱海北端双廊,与珠海阁遥相对峙)。四大名阁虽已倒塌不全,有待恢复重建,而这些名胜佳景的诗文佳句却时常见诸史籍。如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咏水月阁的诗云“百二山河至此终,水晶皎皎漾蟾宫,鼓琴应许蛟龙听,吹笛能教鸑鷟游”。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自古及今洱海人文景观之盛。

洱海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各种鱼类,水鸟、虾、螺蛳、蚌、水獭、菱角、芦苇、海菜等等。鱼类有鲤鱼、弓鱼、油鱼、鳔鱼、小白鱼、鲫鱼、草鱼、青鱼。其中弓鱼被誉为鱼魁。

洱海是大理风景区的主要风景资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达30多处。海东金梭岛就是一个著名的新石器遗址。最近又发现双廊玉几岛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生产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尚有青铜器山字形格剑,铜柄铁刃剑,以及铸造这些兵器的陶范。由此可以推断它或许还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炼铸造青铜器乃至进入铁器时代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遗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族祖先从蒙昧时代步步走向文明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

小普陀景区介绍

在洱海里,小普陀可以说是“袖珍小岛”。岛虽然小,但名气很大,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

小普陀周长只有多米,全由石灰岩构成。它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传说洱海里面蛟龙很多,常常掀起狂风恶浪,这块礁石就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蛟龙的大印。大概是在明朝崇祯年间,附近的渔民捐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在里面供奉了观音菩萨的塑像,因此老百姓就称它为观音阁。

小普陀东面洱海岸边有个叫白石曲的天然渔港,这里陆续聚集成一个渔村,村名就叫海印村。海印村东靠玉案山的旗鼓峰,西临洱海。全村人口为多户近二千人,全是白族。这里仅有耕地60多亩,村民主要从事航运、出售建筑沙石和捕鱼业,年捕鱼近千吨。他们保留着浓厚白族传统习俗。海印村与小普陀的距离只有米,村民们水性好,从村里到岛上不费力气几分钟就可游过去。在没有使用机动船的时候,洱海渔民们驶的船大的多是帆船,小的是用浆划的“骡子船”。那时,海印村是很典型的洱海渔村,村里虽然竖起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但村前的港湾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船里床椅锅灶盆碗样样齐全,连猪鸡也喂养在船上。船民们很少有时间住在宽敞明亮的四合院里,他们终年航行在洱海上,船是他们长年流动的家。每到传统节日期间,小普陀就成了他们祭祀神灵、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小普陀上看苍山洱海,仿佛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银盘之中,心胸格外开阔。

这里为什么叫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缩写,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树山,传说是观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凡是传说中观音显圣地大都称为普陀山,比如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就是。

大理佛教与中原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亲近菩萨甚过亲近佛陀。佛陀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观音则是民众崇拜的菩萨。大理白族在寺庙中供奉的也大多数是观音,观音有男相也有女相,洱海小普陀里供的是女相观音。这是大理与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信奉的小乘佛教明显的不同之点。

小普陀是洱海里风光明媚的景点,也是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

南诏风情岛介绍

南诏风情岛原名玉几岛,位于洱源县双廊村西南面的洱海中,海拔米,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这个岛与洱海东海岸线几乎垂直;与北面的勺形半岛天生营仅一水之隔;距自治州首府下关36公里水路;与洱海西岸的蝴蝶泉风景区,距离仅6公里。

与洱海其它岛屿一样,南诏风情岛也是由石炭岩构成。岛的四周要么渚清沙白,要么悬崖耸立。崖缝中长满一丛丛绿色的仙人掌,还有浓荫如伞的百年古榕树。悬崖下溶洞很多,大的可以容纳小木船,人称“岛中之海”,最大的一个溶洞叫蝙蝠洞,面积有60多平方米。群鸟栖息在溶洞顶或古树上。白天,衣着艳丽的白族渔姑泛舟于波光树影之间。这里是洱海风光最美的地方。

目前岛上发现新石器遗址和古墓葬,有石刀、石斧、石凿、石网坠,以及铜柄刃、铜柄铁刃刀、靴形钺、陶范等多件文物出土。

如果乘游艇从南面靠近小岛,游客首先见到的是近岛礁石上的一组“洱海的女儿”铸铜雕塑。这是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矫健而飘逸,与岛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呼应。

岛上设有两个码头,东部是主要码头大运码头,北部是辅助码头。大运码头可以一次停靠四艘大型游船,码头面积达平方米。广场上有“沙壹母”铜雕,背后是十根石柱,它们代表沙壹母的十个儿子,象征人类的十种原始的劳作方式。这是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的“九隆”神话为题材雕刻的。传说在滇西哀牢山中,有一位叫沙壹的妇女,捕鱼时触木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与那块木头变成的龙很亲近,名叫九隆,这是当时的土语“坐在背上的人”的意思。九个哥哥一起推他为王。后来,十兄弟就成了各民族的始祖。九隆神话在滇西一带很有名气,几乎成了创世神话。

往西即到第二个广场“云南福星”广场,中心有汉白玉观音立式雕像。这是按照南诏大理国时存留下来的阿嵯耶观音(或称细腰观音)造像雕成的,高17.5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像。“云南福星”是美国学者海伦在其《云南的观音像》一书中对精美绝伦的大理观音造像的赞誉。雕像西面是两堵各长21米、高4.6米的浮雕墙,正面雕大理神话中观音十八化的传说,背面分别为线刻贴金的“观音授记细奴罗立国图”(《南诏中兴画卷》局部)和“蛮王礼佛图”(《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局部)。

再往前是岛上的主体建筑南诏行宫,总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建筑风格以唐代建筑为基调,融南诏、土蕃建筑风格于一体,努力体现南诏时期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这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除供游客吃住外,其建筑风格、展品陈列、声相展示等方面都是高水平的,是观赏、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岛的西端是本主广场,围墙两侧墙体各放置四尊铜质的本主塑像,中间则是“中央本主”的锻铜塑像,他就是被誉为本主之王的五百神王之首的段宗榜。广场集白族文化的精华,让游客领略白族本主文化的风采。

从岛北部的码头出发向西可以到达蝴蝶泉,往北可以到达天生营或双廊的白族渔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