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一切的美好,少一点抱怨和愤懑,生活并没有因为你的一句怒吼,而有所不同,却会因为你的一个微笑,变得格外美丽。早安!
2人生本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先有苦才会有甜,苦尽则甘来。昨天挺好,今天很好,但明天会更好,付以百倍努力,让梦不只是想。你可以抱怨,也可以无视,但记住,不努力,连认输的资格都没有!
3起点低怕什么,大不了加倍努力。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拼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的耐力和成长的速度。只要努力不止,进步也会不止。冒险一试是值得的。如果赢了,你会得到快乐;如果输了,你会得到智慧。
............................................................................................................................
4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记住,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命运在自己手中,跌倒失败有何惧,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反正路还长,天总会亮。
5不要问,不要等,不要犹豫,不要回头。没有答案的时候,就独自出去见一见这个世界。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须要贯彻实行。
6如果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心有多远,你也就能走多远,最好的生命是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
7有一天,蓦然回首,你会发现,那些无数让你崩溃的时刻,你都挺过来了,一个人,其实也可以很好。你以为人生最糟的事情是失去了最爱的人,其实最糟糕的事情却是,你因为太爱一个人而失去了自己。
8永远都要活给自己看,而且笑容要特别灿烂,别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做好你自己,让看不起你的人高攀不起,让看得起你的人更喜欢你。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9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你成长的保证。
10只有你自己变优秀了,那样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这叫做“近者悦,远者来”。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的不求别人,实力是最强的底气。记住,活着不是靠泪水博得同情,而是靠汗水赢得掌声。
早安祝福问候语录
每天一句早上好,祝您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魅力漳平话古今
○奇和老陈凤凰生
在福建省的西部,有一个古往震撼、今来璀璨的地方,这就是漳平市。这里“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因而得名。漳平地处龙岩的东大门,西邻新罗,北连永安、大田,东毗永春、安溪,南接漳州厦门沿海。地处闽粤赣腹地要冲,道路四通八达。
漳平这座山城,具有五百年历史。在明朝以前,它的名称为九龙乡。唐代,九龙乡曾隶属于汀州府,之后随龙岩县一起划归漳州府管辖。直到明朝成化六年,也就是年,九龙乡正式设置为漳平县,辖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五里。次年,首任知县陈栗到任,设署理事。一九九〇年撤县建市。
经过几百年的开发,漳平城区不断扩大。如今高楼林立,公园广辟,桥梁纵横。城中的榉仔州是漳平城中最美的公园,这里有九千棵大大小小的香樟树。大树十分粗壮,年轮已经一千多。小树特别妖娆,树龄才十几岁。园里有个十三层高的振文塔。隔着九龙江,对面一列矮山是名气很大的东山公园。东山公园有一个气宇轩昂的东山塔。两塔东西对望,镇守着漳平门户。微风拂过九龙江的时候,东山和塔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非常美丽、壮观。爱美的孩子们在榉子洲公园的绿树下穿梭,大人们面带微笑,在江畔的栈道上漫步,有的站在跨江步行大桥上攀谈说笑。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情景啊。
九龙江在漳平境内静静地流淌着,两边是千姿百态的山,常年青葱的树。梯田和村落掩映其间。春风吹来的时候,各种花儿次第开放,燕子在空中翩翩飞舞,农夫在田间地头一边辛勤地劳动,一边欢快地吆喝、唱歌。
是的,无论城里,还是乡下,漳平就是这么美,美得令人垂涎。
乡贤名人永流芳
漳平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贤才辈出,可谓钟灵毓秀。刘棠,字君美,号万章,漳平市新桥镇浮桥头彭城厝人。宋元祐六年()进士,官任提举。他是漳平首席历史名人。刘棠十分关心家乡人民疾苦,曾设法使家乡人民免于征缴“山石税”。他是一位大儒。“漳岩赋虎,刘棠陈俌”,这是《福建志》的记述,讲的就是刘棠和他的老师陈俌文章辞赋写得特别好。北宋大文豪苏东波对刘棠的文章特别赏识。
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其毕生事迹在故里漳平赤水香寮村“景弘故居”历历可考。他与亲密战友郑和同舟共济,率领船队经东海,下南海,绕过马六甲海峡,出印度洋,远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完成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郑和逝世后,王景弘又奉命独自率队完成第八次下西洋。
漳平开县后,漳平新桥人曾汝檀于年第一个考上进士,官任知州。他编纂了第一部《漳平志》,明代大理学家湛若水特地为《漳平志》作序。曾汝檀还创办了漳平第一所私人书院“心源精舍”。晚清漳平菁城人陈性初,是一位了不起的秀才。他身居异域,热爱祖国,热心于公益事业,带领华侨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是荷属巴达维亚大有声望的华侨领袖。
郑超麟,漳平城关人,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大革命时期赴法留学,与邓小平同志共住一室,成为密友。有关邓小平的许多故事都是根据他之后的回忆编写而成的。他一生中写过很多文章、书籍,还翻译过苏联的共产主义著作,其中《共产主义ABC》对邓小平产生过很大影响。此外,漳平还有陈九叙、蒋时馨、陈六韐、陈新槐、陈开路、陈祖康等知名人物。
古迹风韵好迷人
漳平从历史的烟雨中走来,沧海桑田,传承着上古文化、中古文明和多元民俗,造就了享誉八闽的奇和古洞、香寮古村、双洋古镇。
奇和古洞,距漳平市区五十五公里,是一处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它是距今年到年期间的一个连续发展的文化遗存,共有9层文化层堆积。在第7到第3层有巨大发现——完整的古人类颅骨以及用火痕迹、打磨石器、纹饰陶器、骨器及动物牙齿和骨骼等。从地名学角度理解,奇和古洞由“奇”与“和”组成。“奇”就在于此洞有古物,“和”就在于两类物质综合体现的中性。“奇”与“和”共融一体,让难得的古物与环境和谐共存,平安完整地保留下来。奇和古洞填补了中国东南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乃至新石器早期研究的欠缺资料,为国际性的考古学术课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丰富证据。
在奇和古洞生活的闽越古人,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一样,属于晚期智人的范畴,正是“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两者一南一北,可供人们相互对比验证,对人类祖先进行明晰研究。奇和陶器与平潭壳丘头、昙石山下层及台湾大坌坑、南关里等遗址相似,但时代上却远远早于上述遗址。奇和古洞遗物遗迹丰富,其完整性堪称一绝,包含珍贵的先民生存演化、行为方式、技术发展等重要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它是“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于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是:“奇和洞落闽岩间,骨器挖掘辛卯年。挤入国级十考古,回旋震撼九重天。天生妙景神仙境,探奥风光在祖先。璀璨全球遗址现,先民演化解谜签。”
香寮,是漳平北部赤水镇的一个行*村,古称“香山”、“风寮”。这里“香飘阡陌,寮满风光,景弘故里,生态仙居”。香寮四面环山,三条蜿蜒小河把村落分成好几个片区。廊桥斜横,古道依稀,鸡犬相闻,时不时从山那边的古庙传出几许钟声,一派祥和幽静。站在村前的水榭上,抬眼望去,山峦叠翠,处处茂林修竹。远眺是名闻遐迩的天台山森林公园,雾隐朦胧。近处是错落有致的茶园和绿油油的烟田和稻田,以及奇形异状的百姓古厝。这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早在商周时期,香寮已有古越族先民聚居。唐宋年间,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相继南迁,先后有一百零四姓人家到此地落脚居住。这个“地僻山深”的香寮村,成了方圆八百里的唯一“百姓村”。这里还产生了宋代高僧慧真祖师、道教教主曹泗公、航海家王景弘、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苏阿普、隐士王镜等杰出人物。有诗为证:
古老香寮远近焜,传奇色彩傲华孙。
唐时入驻曹公祖,散叶开枝百姓村。
屡下西洋王正使,齐名郑氏史留存。
乡间大有贤人在,广泛流芳仰慕尊。
香寮古村民风淳朴,民俗不拘一格。因此文化遗存特别丰富。除了古驿道遗迹和王景弘故居,还有宋代舍利塔、凌云桥、天台庵,元代通真宫。十几年前,香寮人建造了民俗馆、景弘庙和天台山庄,不仅用于承载该村源远流长的多元习俗文化,而且对外开放,供人参观。香寮村成了人们考古、观景、休闲、美食、娱乐的旅游圣地。
每年四、五月份,草木长高了,竹笋开枝散叶了,香寮村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家家户户飘散出新制的乌龙茶香和艾草粿香。小伙子在山脚下的田里劳作,姑娘们在山上的茶园里采茶,他们喜欢对唱情歌。这个时节,远近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他们看着美丽的风景,嗅着天然花香,走在村里村外的阡陌上,听着悠扬悦耳的山歌,随手采摘姹紫嫣红的花儿。谁都跟着春心荡漾,觉得幸福绵长。
双洋古镇,地处漳平市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与永安市交界。双洋是宁洋县旧址。宁洋于明朝隆庆元年置县,一九五六年撤销县治,史存三百八十九年。
双洋古镇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几千年,所以至今仍然保存很多文物古迹。文庙、关帝庙、祝圣庙、仙妈宫古香古色,古民居和河卵石道路栉比鳞次。古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但城内连城外、西洋通东洋的“太平桥”、“青云桥”、“登瀛桥”、“化龙桥”保存相当完好。四桥均为石墩双孔梁式廊屋桥,构造科学,坚固无比,虽然栉风沐雨数百年,却是归然屹立到如今。城外麒麟山上,建于明万历三十年的圆觉塔,为古宁洋八景之一,也是双洋古镇的地域标志。有人写诗称赞双洋“登瀛廊桥无限美,麒麟塔上艳阳亲”。
双洋的宁阳溪,河道狭窄,潭深流急,但河水清澈,鱼虾众多。而两岸青山,崖壁高耸,树木遮阴。所以宁阳溪显得格外幽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度游览宁洋溪,留下了“程愈迫,则流愈急”的名句。宁阳名士曹凤鸣在岭兜石崖题字“凤翔千仞”。
红色土地三乡美
漳平原属中央苏区县,是当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九年春,漳平永福、拱桥、官田等地在中共闽西临时特委的领导下,相继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权。同年八月,朱德率红四*第二、三纵队三千余人首战宁洋,二克漳平,打破敌人三省“会剿”。红*在漳平境内革命活动二十八天,足迹遍及十三个乡镇一百余个村。红四*首次攻下县城后,成立了漳平城关苏维埃*府。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朱德、罗荣桓、谭震林、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漳平这块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漳平有革命基点村三十一个,重点老区村四十八个,革命老区村三十六个,同时老区乡镇的比重为百分百,老区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属于全国一类苏区县。
苏区人民是有红色传统的,他们勇敢、坚强,不惧困难,艰苦奋斗,善于发挥智慧,不断创造功勋。
现在的漳平人,充分利用闽西南区位优势,凭借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产业模式改革与创新,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花、茶、画“三乡文化”。
永福花乡,位于漳平的西南部,镇域海拔七百八十米,最高山峰海拔一千陆百多米,素有“小庐山”的美称。永福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台湾阿里山相似,因而被誉为“大陆阿里山”。
漳平是国家重点林业县市,而永福是许多名贵花卉的原产地,也是花卉精品培植、改良的摇篮。二〇〇〇年六月,漳平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永福镇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杜鹃花之乡”的荣誉称号。
家家养花,人人种花,十亩之园,三十亩圃。这就是花乡永福。永福人不是种植水稻,不是种植水果,而是在所有的田地和山坡种养花卉。花卉园圃,繁花似锦,一眼望不到边。天下有多少种花品,永福就有多少种花卉。所以,永福一年四季都是鲜花盛开、景象万千。它就是一个鲜花摇曳的海洋,芳香翻腾的世界。
西山村是“华夏杜鹃第一村”,著名的“十里花街”就在这个地方。琳琅满目的杜鹃花造型,五彩斑斓的杜鹃花倩影,都可以在西山村看到。
永福花卉远销全国二十三个省市和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都能看到永福花街。名贵的花种,如五色茶花、素心兰、君子兰、金边瑞香、西洋杜鹃、福建山樱花、细叶苏铁等,处处受到追捧。其中,西洋杜鹃花身姿婀娜,艳丽诱人,最受欢迎,占据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花卉市场。永福花卉精彩纷呈,无与伦比。二〇〇八年福建省举办第二届花王赛,永福的杜鹃花夺得了“花王”称号。近年来,各种大型的花卉展览场所,都有永福花卉的身影。永福花卉的影响度和知名度还在不断攀升。
新桥位于漳平的东北部,是全国五十一个画乡中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乡镇级别农民画乡。早在北宋时期,新桥民间就已经盛行习书作画。新桥人的书画技巧是通过家族流传、私塾教授以及邻里之间的互相学习,从而不断延传、提升和发展下来。每逢新春和中秋佳节,新桥人都会开展书法、绘画等技艺擂台赛,常见“神来之笔”精美绝伦,“妙手丹青”出奇制胜。因此,一九八九年新桥就被中国文化部命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新桥画作品汲取了当地的剪纸、木刻、刺绣、石雕、印染等传统艺术精华,散发着特有的田野泥土浓郁芳香,形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现在农民画家的经济意识也很强,先后有四百多人闯进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海口等城市。新桥画进*南京和北京,还出口到东南亚、西欧和北美。新桥农民画家开画店、搞设计、做装潢,用自己的巧手创造财富。他们的作品,技法高超,画面夸张,形象逼真,雅俗共赏。可以说新桥画是走出山门、走向全国、奔向世界了。最近二十多年,新桥人累计创作作品近万件,其中,有十四件作品在全国画乡第一、第二届邀请展中入选,并且有一、二、三等奖获得者。特别是在“首届中国农民书画展”中,新桥农民画有三幅作品获得了优胜奖,四幅被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粹》,还有三十多幅作品被推荐到英国、美国、丹麦,乃至联合国组织去展览。目前,农民画业余创作者已自发成立了“新桥农民书画协会”、“新桥民间绘画院”。
漳平又是中国水仙茶的故乡,也是该种茶叶的主产地。这里从元代开始种植茶叶,到明清时期已有相当规模,并有了专门的茶叶加工作坊。清光绪年间,漳平水仙茶就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自一九九五年以来,漳平水仙茶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茶叶博览会上得过金奖、银奖,获“中国名优茶”称号,还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和陈列展示。
漳平水仙茶起源于双洋镇的中村,后来发展到全市各地普遍种植。近年来,漳平水仙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总面积超过五万亩,常年产量二千五百吨以上。
漳平中部的南洋镇非常有名。这个乡镇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特别,常年云雾缭绕,加上土肥水美,非常适合水仙茶的种植。南洋人善于茶林管理,也精于制茶。南洋人所研制的“王子”和“公主”茶,在水仙茶系里首屈一指,深受茶叶行家青睐。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早期著名的水仙饼茶为“邓观金记”。这种茶颇有幽兰的天然气质和浓郁的水仙花香,滋味独特,气韵绵长。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创。漳平水仙茶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细品水仙茶,醇爽润喉,有回甘,令人心旷神怡。该茶老少皆宜,绝不伤胃,很是保健。“水仙茶乡”已经成为漳平名副其实的名片。
漳平是个好地方,到过漳平的人都是流连忘返的。因为有漳平的存在,人们总是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那首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是呀,漳平,山川富饶,风景秀丽,不愧是八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漳平,百业俱兴,生机蓬勃,魅力凸显。漳平,正以新的姿态,加快持续发展的步履,铸就新辉煌,再展新蓝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