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要不被自己打垮,命运是可以改写的。哪怕你已经步入老年。
中国橙王褚时健说:“人生60岁才是起步阶段,70岁才是真正总结人生的时候。”
《清单人生》的主人公布里特.玛丽就是一个厉害的老妇人。她在63岁时,遭遇了婚姻的背叛。可她依然勇敢地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离开家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就如婚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女人一样,布里特.玛丽结婚以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全职太太,一心一意地照顾家庭。布里特.玛丽的丈夫肯特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曾经离过一次婚,还带着两个孩子。善良的布里特.玛丽为了照顾好肯特的孩子,一直以来自己都没有生孩子。
本来布里特.玛丽每天都过着她所说的正常而又体面的生活。她每天收拾厨房、打扫阳台、照顾孩子,总会在阳台坐着等肯特,盼着他回来吃饭,记得与肯特有关的每种味道。
布里特.玛丽不知道她和肯特的婚姻是什么时候溜走的,爱情就像花一样,突然有一天当你醒来的时候发现它已经开花,可是当你突然有一天发现它已经枯萎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无论多少只杯垫也阻止不了婚姻的磨损
想想当初,肯特也曾握着自己的手入睡,他们也做着相同的梦。布里特.玛丽也有过自己的梦想,只是她认为和肯特的梦想比起来,自己的梦想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她心甘情愿待在家里照顾他的孩子,把房子打扫得体面像样,一心支持肯特的事业,从不曾想过发展自己的事业。
布里特.玛丽的心理没什么伟大的期待,她只是想要一个家,希望孩子们(虽然不是她亲生的)无论如何都能回家过圣诞节;她想要井井有条的餐具抽屉;还想时常去剧院看场戏;希望某个人会注意到她精心打理的发型,甚至可以使假装注意到。她希望有个人每天回家,走在干净的地板上,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时,能感觉到她的努力。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一成不变的照旧过下去。可在肯特心脏病复发时,肯特病房里那件混合着披萨和香水味的衬衫把布里特.玛丽的心打击的脆弱不堪,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她简单的心愿都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到无比的绝望。
这让她想起了平时肯特和他的孩子们总是对她冷嘲热讽,肯特老说她缺乏社交能力、嫌她磨蹭,有时候,布里特.玛丽觉得受够了,她认为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种生活习惯。
当你习惯和一个人相处了几十年,如果突然离开。可想而知,就像小孩断奶一样的感觉,是需要下狠心的。
当布里特.玛丽坐在劳动就业办公室的桌子前时,她就迈出了开始人生新篇章的第一步。这里虽然看不到什么排列顺序正确的餐具。但她必须改变以前那种一成不变的,体面像样的正常生活。她必须接受眼前的现实。
尽管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一直以来,布里特.玛丽都认为自己是有工作的人,她的工作就是照顾家庭。在她离家出走以后,她还是忍不住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的丈夫肯特。当工作人员让她填表格的时候,她都觉得应该由肯特帮她填。布里特.玛丽不止一次想念肯特煮的咖啡。
当布里特.玛丽来到她工作的地方博格时,也禁不住睹物思人,看到足球,她想到肯特也喜欢足球;闻到伏特加酒味,他会想到肯特;看到阳台,她更加怀念自己家的阳台,想念自己无数个夜晚在阳台上等肯特是的情景。
然而,纵然布里特.玛丽对她原来的家肯特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她还是选择了离开。
布里特.玛丽来到了博格(博格是一个几乎荒废的地方),开始她40年以来的第一份工作——娱乐中心管理员,而且还是临时的。
布里特.玛丽自从跟肯特结婚以后,就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不管做什么,她都喜欢写下自己的清单,每次去超市,她都会照着清单,并依次买下清单上列出的所有东西。布里特.玛丽的生活里有很多清单,还有一章记录所有清单的总清单。她说,有很多人不明白清单的用处,她使用清单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比如她可能突然死掉,或者忘记买小苏打什么的。
总之,清单能给布里特.玛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在布里特.玛丽离开家之前,她或许永远不知道,清单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
日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甚至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厉害的女人,就是在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化,有能力从容不迫的解决。
最近国美总裁黄光裕的出狱,使很多人不由自主想起了他的妻子杜鹃。
杜鹃在黄光裕入狱而自己被保释出狱以后,并没有放弃国美的发展。她去监狱探视黄光裕的时候,非常自信地对自己的丈夫说:“等你出来的时候,我还你一个更好的国美。”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为什么很多文人墨客都把女人比作水,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女人其实有很大的潜在能力,两个人的时候保持小女人一样情怀,
不是她无能,而是愿意在男人优秀的时候给足他面子,甘愿做背后的贤内助。可是一旦有男人顶不住的时候,需要女人出面时,独立一人时又像个大男人一样撑场,偶尔一露峥嵘,就会出手不凡,待男人恢复,她又会躲在幕后把舞台让给男人。
女人就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愿你我都能成为这样的女子,你滋养他人的同时也会被爱人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