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学,来看小米的十二月大冒
TUhjnbcbe - 2025/7/22 17:41:00

如何让孩子知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节俗物候、乡土风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与自然意识?有时候通过一套绘本就能略知一二。

《小米的十二个月大冒险》作为我们国内的原创绘本,该系列共12册,讲述了女孩小米一整年里发生的12个奇遇故事,这些故事是小米穿越历史与现代、城市与乡野的冒险,正融合了我们想给孩子传达的那些中国传统知识。

既简单又不简单的国内原创故事绘本

《小米的十二个月大冒险》,我现在手里有四本《救鹅记》《误入大蛇荡》《杜鹃仙子》《锣鼓声》,本书作者旭爽,她热爱儿童文学,大学时代即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拥有很深厚的文化研究功底和写作功力。

本书的插画由洪啸和素一完成。他们一个是创意视觉设计师,一个专注于传统本土文化主题创作。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的冲击力,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就像插画师素一的名字那样,“素”代表不加修饰的本色,“一”既简单又不简单。

既简单又不简单,一个原创绘本故事本身看起来简单,也确实是不简单。而且全套书从从分镜到成书,经历了无数的变动、修改、打磨、尝试,最后才有了如今这套深受我们喜爱的国内原创故事绘本。

与节气息息相关的绘本故事

较小的孩子们往往因为“好玩”才会愿意听某个故事、看某本书,当然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不只是“好玩”,特别是年幼时的绘本阅读能带给孩子们今后审美、文化、思维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家长想让孩子读中国原创绘本,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要让他们接受一些中国文化的熏陶。但关键是,孩子们能接受这些文化的东西吗?他们怎么接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米的十二个月大冒险》的12个故事都是与中国的节气有关的。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节令进行划分,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我现在手里的四本,《杜鹃仙子》是跟节气芒种有关,《误入大蛇荡》是跟端午那段时间的节气有关,《锣鼓声》是跟冬至的节气有关……

举例《杜鹃仙子》,在芒种那段时间,布谷鸟(又称杜鹃鸟)“布谷布谷”地叫着,杜鹃花也盛开最盛。所以整个这册书的设计就是这个时节的样子,杜鹃花盛开,茂密的竹林等。

绘本的创作需要大量细节,或许我们大人读了文字就过去了。但孩子们还会在画面中努力捕捉细节。如果原创绘本中没有细节,那么,孩子的眼里就捕捉不到任何东西,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也正是秉持着“让孩子看到细节”、让故事充满生命、让孩子收获“美”的信念,这套书能有一种魔力,带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一起飞。

跨越时空,展现历史和自然

在《杜鹃仙子》这个故事里,杜鹃仙子因为人们为了赚钱都把山里的杜鹃花卖钱,甚至连最大杜鹃树的花王也要挖了卖掉,让杜鹃仙子很是伤心,她决定离开那个开满杜鹃花的双溪村。

这个故事里除了主角小米,还有杜鹃仙子的重要部下鸟队长,它是杜鹃鸟的领头鸟,它冷静勇猛、攻击能力和飞行技术都世界一流,杜鹃仙子对它也很是器重和信任。为了让孩子喜欢这样的故事,整个故事不仅扣人心弦、跌宕起伏,还有着丰富的动感,也充满了想象力。

在杜鹃花开满的芒种节气,小米跟爸爸妈妈带着小狗嘟嘟去郊游,到了杜鹃花盛开的双溪村。原本只是路过,但是遇到好客乡下大婶留他们吃饭。作为父母的我们肯定是客气拒绝,但是孩子就不管这么多,有人邀请就直接去了。这里不仅看到了我们乡村的自然风光,还看到我们中国农村的热情好客,以及孩子的天真烂漫。

她们选择在一个农家暂时落脚,小米和小狗嘟嘟却无意间发现鸟队长带着杜鹃鸟们带走了厨房的肉和其他食材。它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为了给杜鹃仙子践行,仙人们正在举办宴会。

小米冲过重重阻碍,闯入仙境,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宛如走进了人世间的桃花源。在这些仙人里居然还有我们80后父母所熟知的济公等。所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很多很多故事。

最终杜鹃仙子在宴会的高潮部分选择离开她。她走了,双溪村最大的那棵杜鹃树,花都变成小鸟跟随她而去了,只留下种子在小米的手里。花开花落又一季,只要有种子在,杜鹃树一定还有再次开花的那一天。

小米撞见杜鹃树纯属意外,野生杜鹃看似高冷孤傲,不易驯化,却富有无私高洁的品性,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中具有独特的智慧。

《杜鹃仙子》故事里的那棵杜鹃树花王,在现实中也是有原型的。作者当初创作这个故事时,还特意去采风,见到了最古的花王,也见到了百年杜鹃林那说不出的动人,让人怦然心动。

翻开《小米的十二个月大冒险》,一幅幅画面,又不只是一幅画,可以让孩子从中去想象另一个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学,来看看《小米的十二个月大冒险》,在自然探险中,不知不觉浸润“中国的味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学,来看小米的十二月大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