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赏圣井山花海,观腾蛟古民居,瑞平绿道惬意
TUhjnbcbe - 2025/4/29 16:57:00

圣井山、平阳坑腾蛟一日游

文图日出东方

1.圣井山杜鹃花海

圣井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浙江省瑞安市大南乡境内,是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圣井山风景名胜区以浙南宗教圣地圣井山而命名,历史悠久。

杜鹃花海所在的圣井山海拔.6米,景区面积6.6平方公里,由圣井山、景福寺、大南湖3个景区组成,以丽峰秀溪、奇洞怪石为特色,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在圣井山的瞭望台上向下望,台下及左侧山坡上便是一片盛开的杜鹃花海,面积达上千亩。杜鹃花海是目前温州地区杜鹃花面积最大,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

春暖花开人间最美四月天,也正是杜鹃花盛开期,久闻瑞安圣井山杜鹃花海的盛名,早有蓄意前往,恰逢苍南徒步协会组织前往瑞安圣井山观赏杜鹃花,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4月14日,这天天气喜怒无常,变幻莫测,起床时天还下着雨,有些担心此行会不会因此泡汤了。上午8点到了徒步协会办公处集合时,天又转晴了,心头上悬着的石头也便落了地。

然而出发不久,老天又拉着黑脸,继之下起了蒙蒙细雨,尔后又是小雨,心想今天只能在雨中观花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一行十七人分别乘坐四辆小车相继到达圣井山停车场。下车时天气稍有好转,小雨滴稀稀疏疏的,可以不打伞上山。

我们下车之后沿着徒步道拾级而上,过了圣井山牌坊,村民在道路两侧摆满了知名或不知名的当地农特产品,两边还开满了农家乐。

虽然天气不好,但丝毫没有影响四处赶来踏春赏花人们的热情,熙熙攘攘,前拥后挤。

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便到了杜鹃花海,杜鹃花海从山脚到山顶,由疏及盛,对面的山坳里云蒸雾绕,缥缥缈缈,颇有几分仙气。

到了半山腰,立足眺望,整座山就象是一片红色海洋,野生杜鹃有的怒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簇拥成片,游客行在花海中宛然被这片红色的杜鹃花给淹没了。

估计大家对杜鹃都很熟悉,觉得也很普通,但当你来到圣井山花海就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这里的杜鹃花不像别处山上杜鹃花那样一丛丛的,星罗棋布似的,点缀于山野之中。

此处杜鹃花是漫山遍野的,铺天盖地的,恣意肆意地怒放着,象山洪爆发,从山顶向山脚倾泻而下,似乎找不到空隙之处,整座山峰又象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山,此刻才真正领悟到为什么杜鹃花又叫满山红?

大家忙着拍照,尤其是女队友更是摆着各种pos拍拍,红花笑靥交相辉映,当然也不能少了拍一张全体照。

此时天空已经转晴,蓝天白云红花,煞是壮观!

宋杨万里;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被花丛团团包围的摄影人。

娇艳似火

如潮怒放

在观景台上看云聚云散。

遥遥在望的宋代玉皇塔,此刻仿佛被女队友的手掌轻轻托起。(此图陈端艺摄)

待到山花烂漫时,你在丛中笑!

2.圣井山石殿

圣井山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现存建筑群为明代万历至清代光绪间的建筑,由山门、石坊、前殿、正殿和左右厢房组成,分布在一条东西向纵轴线上,形成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局。为浙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井石殿香火旺盛,香烟弥漫。

圣井山石雕建筑群,迎面即为二柱三楼式山门,镌刻精致,华丽秀韵。其后为高4.65米的牌楼,四柱三间三楼,悬山顶。额枋上刻万历庚子岁月壬子吉日,住持僧法静募造铭记。

前殿和后殿是圣井山石雕建筑群的精华所在,屋宽约6.6米,高约5.7米,栋梁采用花岗岩穿斗抬梁结构。悬山顶屋面由花岗岩石板雕成阴阳复合瓦片覆盖。前、后殿之间为封闭式院落,两侧沿墙设单坡檐廊。石殿中多雕饰,十分精美。同时殿内还留存有从宋至明清石碑多块。

圣井,它在山巅石殿神座前供桌下,深广不盈尺,永无盈涸,清冽甘甜。其水饮之,满口清香,通体舒畅,真人间仙水,世上甘露。井深广皆不盈尺,探之及沙,常常可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泉水终年不溢、不涸,水位始终不变,日流量约立方米。古时人们常来此祈雨。井水清冽甘甜,人们离开时多携回泉水馈赠亲友,因而人们口碑相传,称为圣井。久而久之便把原祀许旌阳的许真君殿也称作圣井山石殿,进而把整座许峰山也称为圣井山。

圣井山石殿后山之巅为玉皇塔,大家拾级而上。

玉皇塔,位于海拔米,是圣井山石殿的组成部份,初建于宋高宗绍兴(—),建有九层,原是佛教活动场地,后被雷劈裂,只剩一层,后被作为道教活的发展地。现内奉玉皇大帝,塔上有一对联:灵山矗宝塔名垂万古,福地立道场德播千秋。

玉皇塔矗立于山巅,古朴壮观,在此可东望沧海,南眺云尖,卧牛山风光,西看西山日落胜景,北望大南湖。

玉皇塔远近数十里都可以抬头望见,历史上东海归航的渔船都以它为导航的自然航标。

出了南山门,即下山。

3.平阳坑绿道骑行

下山后,便在山下一家提前预定的农家乐吃午饭,价格比较实惠,不像其他景区对游客磨刀霍霍。吃完午饭才十二点多,大家意犹未尽,一致同意去平阳坑骑行绿道骑车。

驱车十几分钟到了瑞安平阳坑绿道,租了4辆车,一辆车可以4个人一起骑。

天下着小雨,我们骑行在绿道上,似乎闯入了绿色庄园,园里种满了豆角,蔬菜,桑葚,毛竹等等。

釆摘桑葚。

前面拐了个弯就是拍摄《温州两家人》的电视剧外景拍摄地点之一。

大家骑行在绿道上你追我赶,一路上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翠绿的竹林里特别的幽静。

马场

蹬了一个小时的车,大家已经感到尽兴,于是上车回苍南,途中我们这辆车和其他三辆车走散了。

4.腾蛟古民居

下午4点,当车子经过平阳腾蛟时,有队友提议去拜访腾蛟古民居,正中我的下怀,之前曾数度经过腾蛟欲拜访苏老故居均未能如愿,听了这位队友的提议赶忙附和。

在苏老故居不远处下了车,天依然下着小雨,在下车的地方边上有一座古朴的古民居吸引了我们,便先进去看看。

从古民居出来,左拐前行。

苏老故居位于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背靠青芝山(又名卧牛山)。该故居为祖遗木构平房:建于晚清,面阔5开间,20世纪40年代苏老兄步皋在东首续建两间,尽间为凉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平方米。西侧古藤缭绕,房前有奇树榕抱枇杷,后院有井,水清如镜,冬暖夏凉,四面围墙,门台偏西,前庭广阔。后院深幽,是典型的浙南村居民舍、农家住屋。

苏老故居前庭为低矮古朴、大气庄重的门台,门台为木材构建,上面盖着青瓦。楹联家陈祗时为苏老故居门台题联云:棣华罨映;荪馤绵延。

苏老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教务长,年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兼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步入门台,一条水泥浇成的小径呈在眼前,踏上通往古宅的小径,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尊既平静安详、又充满睿智的苏老半身石雕。

石雕下座的左、右、前三个侧面分别刻着中、英、日三种文字的碑文,介绍苏老一生的奋斗历程及其科学成就。踏着小径往前三十米,一座七开间的木质平厝呈现在眼前。屋顶上盖着青瓦,显得特别陈旧,屋檐的二边檐角高高地翘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赏圣井山花海,观腾蛟古民居,瑞平绿道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