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清组图大杜鹃与大苇莺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4/21 21:17:00

正在筑巢的大苇莺。

年7月9日,昆明南园的湿地边,两只生性毫无相关的野生鸟结成了“母子”关系,亲密无间,几天里谱写出了既生动又离奇的故事。

养妈的每一次喂食尽心尽责,寄生鸟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

体形娇小的大苇莺当上养妈后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

湿地边上,长着一片茂盛的芦苇,芦苇上方和周边有几棵大树。每年5到7月,是鸟类的繁殖期。大苇莺夫妻衔来草叶、枯草茎、植物纤维、蜘蛛网丝编织爱巢;经十天左右的辛勤劳作,巢筑于芦苇丛里,固定在离湿地面50厘米的芦苇杆上,巢呈杯状形,内垫有羽毛轻松柔软;巢的内径10厘米、深7厘米左右。这一切,被大杜鹃盯住了,它在树叶茂盛处躲着、窥视着。

大苇莺叼来小果子,寄生鸟扇翅卖萌。

两个不同的鸟种,形态不一,大小不一,羽色不一,可生存的能力和方式使它们走到了一起。大杜鹃不会筑巢,也不会孵化,但会生活。它不仅瞧准了大苇莺的巢,还要大苇莺给自己的孩子当“养父母”。当大苇莺夫妻在筑巢时,大杜鹃就在芦苇丛的边上飞,在巢的上方树上跳,使大苇莺常见到自己从而放松警惕,等大苇莺在巢里下蛋后到了中午出去捕食时迅捷飞到巢里下了自己的蛋,大杜鹃利用了自己的蛋和大苇莺的蛋在大小、形状、颜色的大体一致,以及孵化期的大体相近,以及爱子心切,让大苇莺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当上“养父母”。

寄生鸟的食量越来越大,躲在树荫处吆喝着养妈不停的寻找虫子。

大杜鹃、大苇莺的蛋大小都在18毫米×23毫米左右,蛋上都有褐色斑点和灰色小斑点,孵化期都在14-15天左右,雏鸟留巢期都在12天左右。大苇莺每巢产蛋3-6枚。我这4年里见到大杜鹃两巢,每巢只有大杜鹃雏鸟一只。年6月,拍摄一窝红嘴蓝鹊,鹊爸鹊妈不停的叼来食物喂,这只雏鸟原来是只大杜鹃,第二天的中午,在树林里见到了大杜鹃的老鸟,叫了几声雏鸟跟着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从大杜鹃过去的劣迹来分析,大杜鹃下了一个蛋后把大苇莺的其中一个蛋从巢里拱到了巢外摔碎,数量上保持不变,大苇莺觉察不到,也有可能大杜鹃雏鸟先破壳,雏鸟就有天生的本领把后来破壳的大苇莺雏鸟拱到巢外摔死,独享巢穴和养育资源,所以后来只见到了一只大杜鹃雏鸟。

大杜鹃雏鸟现身时双羽丰满羽色华丽,全靠大苇莺精心喂养。

大苇莺从早到晚或单独或夫妻俩在芦苇丛和草茎间穿梭、跳跃,嘴里叼着蜘蛛、蚂蚁等,有时也叼来一些小果实,聪颖、灵敏的寻找大杜鹃雏鸟的位置。大杜鹃雏鸟机警,常常变换位置,要么躲在大树杆背后,要么躲在茂密的树叶里,不轻而易举的暴露在外面,每到一处就发出叫声告诉大苇莺我在这里。大杜鹃雏鸟比大苇莺成鸟体形大了很多倍,当张开嘴巴时,好像大杜鹃雏鸟能把大苇莺吞了。有时候,大苇莺叼来的虫子太小,大杜鹃雏鸟吃了不高兴,还啄大苇莺驱赶它赶紧捉昆虫去。这次大杜鹃雏鸟现身时,已经成鸟,大苇莺精心喂养了三天后,大杜鹃雏鸟飞走了,远处传来“布谷、布谷”的叫声,这是雏鸟与亲娘会面的欢叫声,可大苇莺还在叼着昆虫飞上跳下不断的在鸣叫。

云南网通讯员杨学飞摄影报道

本文来源:云南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清组图大杜鹃与大苇莺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