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百里杜鹃仁和乡加快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
TUhjnbcbe - 2025/4/20 22:28:00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始终把养殖业作为强农兴农的重要抓手,深入落实各项养殖生产扶持政策,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等因素冲击,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种畜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将养殖业引向高质量发展轨道,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发展之路。

近日,走进百里杜鹃仁和乡百花村同鑫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标准化的猪舍,养殖场负责人潘芳拿着猪料正挨个圈舍添加猪料,忙得不亦乐乎。

潘芳正在给猪添水

“我家的养猪场现在有头猪,今年上半年卖了5万多块钱,除了粮食和饲料赚了2万多块钱。现在我们有20多头生猪和50多头小猪仔月底就能出栏,预计能赚几万块,一年下来也有10多万的收入。”同鑫养殖场负责人潘芳说。

潘芳是百花村家喻户晓的“猪倌”,从事生猪养殖已有7个年头,在养殖场不断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她也为村民们免费提供养猪技术指导,极大促进了百花村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前我们村就我家养殖场稍微规范一些,村民们看到规模化的效益,就来参观学习,然后也开始建造标准化养殖场,现在村里面已经有4家了,都很不错。”潘芳说,下一步她将继续带动村民参与养殖,共同增收致富。

在仁和乡中河村黑鱼一组,一座现代化标准化的养殖场依山而建,这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永贵生态养殖场。养殖棚内一声声牛叫不绝于耳,一头头健壮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成群站立,饲养员正忙着给牛添加草料。

永贵生态养殖场负责人肖永贵是一位“80”后青年,年之前,他一直在外省打工,经过10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一笔资金,这为他多年的返乡创业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年底,肖永贵回村修建养牛场,年初,养殖场正式投入运营。

饲养员正在添加草料

肖永贵介绍,养殖场是他自己规划设计的,圈舍的设备以自动化为主,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全部成本花了多万元。

肖永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不少当地群众增收,叶良奎便是其中之一。参加过村里种养殖培训的叶良奎熟悉养牛的喂料、防疫等基础知识,现在他不仅在养殖场上班获得务工收入,也增强了养牛发家的信心,日子越过越红火。

叶良奎说:“在养殖场每个月有元的工资,我家离这里也很近,来这里务工也方便照顾家里,等技术成熟了,我就自己养。”

在仁和乡仁和村,年轻有为的刘业明是大家公认的致富能手。年出生的刘业明,吃苦耐劳、敢想敢干,靠着发展养猪产业走上了致富路。走进刘业明的养猪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呼呼大睡,偶尔一两头伸长脖子哼哼打呼,憨态十足。刘业明正在给猪仔投食,查看猪仔长势。

刘业明正在猪舍打扫卫生

“目前我的养殖场主要以母猪产仔销售仔猪为主,我学习过母猪的人工配种技术,这样的经营模式效益更高。平时也帮村民们提供一些养猪建议。”刘业明说,下一步,他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养殖技术,把养殖场建设得更规范化、现代化一些,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同鑫、永贵生态等养殖场的发展壮大正是仁和乡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该乡坚持数量与质量、发展与规范、示范与创新并重,鼓励养殖大户、农村能人创办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成效显著。

仁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祝俊旭告诉记者,该乡现有牛存栏余头、猪余头、禽余羽,养殖业呈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升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实现了增收。现如今,养殖业已经成为仁和乡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下一步,我乡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持续抓好养殖业发展,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强化疫病防治、动物检疫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养殖规模及技术水平,以养殖业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祝俊旭说。

监制:李  华

审核:万  静

编辑:李光辉

记者:李光辉
  通讯员:唐连丽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里杜鹃仁和乡加快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