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绿道闭合成环,大坪山束起“红腰带”。
观景平台一(瑞云台)
观景平台二(停云台)
绿道两侧将进行林相提升
新建的步行绿道跟大坪山原有的木栈道相连
漫步半山腰处的环线之上,全程无台阶闭合成环,沿线大坪山自然资源,跃入眼帘;远处,城中高楼林立,视野开阔;按季度选种时花,营造出四季红花林相奇特景观……这就是既可体验山林郊野情趣,又能俯瞰城市、远眺江景、瞻仰英雄雕塑的大坪山步行环线。
据悉,山线绿道工程大坪山步行环线位于大坪山之上,连接大坪山公园与山线绿道工程精品示范段主线。环线全长约1.6公里,路基宽度2.5米。步道整合大坪山公园现有各个方向登山路线,使原登山道与步行环线无缝衔接,以相对平坦的绿道形成环线的布局,串联起公园原有纵向游园系统,是对大坪山公园现有配套设施的有力补充。环线主线全程无台阶闭合成环,人们可以在上面舒适地快走、慢跑。
步行绿道环线依山而建,尽可能减少对现状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单位依据实际情况,依山就势布设,平缓地段采用平地型绿道;在场地高差较大,无法无障碍连通区域,采用架空绿道形式。台阶型登山道则是环线与其他高差较大的公园景点及出入口的连接步道。
据悉,目前该项目主线已贯通,沥青路面已铺设完毕,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春节前可初见成效并对外开放。■东南早报记者林福龙庄丽祥通讯员陶崇熙文\图
■如何抵达
对外交通很便捷多个方向可接入
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多个途径,从不同方向步行进入环线:
(1)通过大坪山公园进入环线及山线:与公园的衔接点有三处,分别是半山腰处的衔接平台、东侧的大坪山公园生平广场以及北面的郑成功雕像观景平台;(2)与山线绿道示范段的衔接点1处,为起点的停车楼;(3)与周边居民区的衔接点有三处,分别是:西侧的支路与云谷社区的登山步道口对接处,以及东侧的沿大坪路的两处村庄衔接入口。
车行入口主要有两处,分别是山线停车楼入口以及大坪山公园山上临时停车位。这样通过环线内部交通网络,将山体与城市紧密连为一体,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多样化游览路线可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游览方式与特色,设置了3种游览路线:
A.登顶观景线:公园原各入口—现有登山道—郑成功雕像;
B.休闲健身线:公园主入口—现有登山道—步行环线—山线绿道示范段;公园西南区入口—现有登山道—步行环线—山线绿道示范段;
C.无障碍休闲观景线:公园南侧车行道入口—步行环线。
■有何亮点
设置两处观景台绝佳视廊可览城
环线不仅是一条流动性的带状健身步道,沿线更为游人提供了良好的游憩环境:大坪山西侧为鸟瞰泉州丰泽区的主要视线走廊,同时也是瞻仰山顶郑成功雕像的主要视线走廊,施工单位依据景观视线分析,在大坪山步行环线的西侧场地平整及视线开阔区域共设置两个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一(瑞云台)为鸟瞰城市的最佳观景点;
观景平台二(停云台)为瞻仰大坪山山顶郑成功雕像的最佳观景点与拍摄点。
山林野趣蕴人文游憩服务人性化
根据游人进出山线的行为规律及服务需求,沿线结合现状大坪山的自然资源及观景视线,布设了3个休息点、1个休憩空间,新增1个厕所及标识系统等附属设施设计。
在这里,既有星空下漫步的绿屋顶,又有近代当地采石工业的历史记忆;既有静谧幽深的空谷梵音,又有开怀呐喊松下听风的松涛坪;同时,亦为小朋友寻得一片难得的儿童乐园,留住沙坑、滑梯、秋千的童年记忆;而新增的一处休憩空间——“独善山房”,有史记载,明代名儒蔡清在大坪山读书,并著有《独善山房记》,人们亦可跟随名儒脚步,在此沉思参学。
四季红花林相风景这边独好
景观上,尊重山体自然本底,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结合绿道选线、增强局部重要节点的场地功能,营造成片植物景观效果。主要对郑成功雕像平台下重点观赏区域、休息平台周围及绿道两侧十米左右范围内的植被进行林相提升。
围绕郑成功英雄主题,选用英雄树——木棉、凤凰木为主题景观树种,突出红花林相,并配以刺桐、樱花木棉、宫粉紫荆等树种,延长四季观赏效果。林下片植三角梅、龙船花、毛杜鹃等繁花灌木,营造“铁血丹心,红花英魂”的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