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企业内斗,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电视剧里家族企业争权夺利的片段,但是和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故事相比,这些电视剧就显得幼稚多了。
比较知名的企业内斗,隔壁思密达的三星家族,国内的当当网“庆渝年”连续剧都相当精彩,但是说到争权就不得不说到国美黄光裕和“叛将”陈晓之间的二三事了。
9月11日,原永乐电器创始人,以六九盾品牌创始人的身份出席了一场网络捐赠仪式,而这场捐赠主要是为了介绍产品六九盾消毒液,陈晓为了和女儿陈杉此次能顺利回归零售业,更是当场打开这款消毒液喝了一口,对外界保证绝对安全。
最近身陷囹圄十多年的黄光裕出狱了,而陈晓也带着自己的90后女儿再次露面,创业卖消毒液,不知道二者会不会有新的交集呢?
黄光裕请陈晓做军师,引狼入室
年出生的黄光裕现在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时光如白驹过隙,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也已经假释结束牢狱生涯,外界盛传王者归来,对于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就算人不在江湖,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
外界对黄光裕的评价大多是用枭雄来称呼,可见其手段有多高,毕竟作为一个从底层白手起家的草莽,他的精明凌厉早就为众人所知。他对下属和对手丝毫没有情面,有传言有下属在汇报情况的时候,甚至会被黄光裕吓得语无伦次。
但是这样的黄光裕却对一个人很尊重,那就是他的“手下败将”,永乐电器的创始人陈晓。在年前后,国内兴起了一波小家电零售潮,很多像苏宁、国美这样的家电零售企业纷纷创立,然后在市场上你追我赶,相互厮杀。
年,陈晓创立了永乐电器,到了年,就已经发展到颇具规模了,全国有家门店,这样的成绩吸引来了美国摩根史丹利的资金青睐,一年后,永乐电器就在香港上市,发展前景十分强劲。
但是上市并没有成为永乐电器起飞的新台阶,倒成了把它逼到绝境的那把刀。
摩根士丹利在年1月以万美元购买了永乐电器20%的股权,而且与永乐电器达成一份对赌协议,如果未来两年内,净利润低于一定数额,永乐高层将转移一定股份给摩根史丹利,届时陈晓将失去永乐的话语权;相反的话,如果永乐盈利,则摩根士丹利转移股份给永乐高层。
当时陈晓信心满满,觉得两年以内肯定盈利超高,但是后来的陈晓不得不承认,自己当时的预期过于乐观,所以他找到了国美。年,上市仅仅9个月的永乐电器被国美收购了。
被收购的企业创始人大多只有两种下场,一是完全被踢出企业决策中心,从此和自己的企业再无关联;另一种就是继续在收购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不过最高决策人这个位置是不大可能了。
黄光裕对陈晓很欣赏,所以尽管永乐电器是被国美收购的,他还是以“三顾茅庐”之态请陈晓继续在国美做事。黄光裕说,陈晓是最适合国美的CEO,因为要进军其他领域,黄光裕想让陈晓镇守国美家电。
为了表示自己的放权,黄光裕给陈晓安排的办公室是和自己同等规格的,还特地找了南方厨子给陈晓做饭,可以说黄光裕对这个邀请来的军师相当尊重了。
但是对陈晓而言,国美系的员工对他很排斥,而且自己以前是掌舵人,现在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职位,怎么想都不甘心呢。
危机来临,图穷匕首见
年11月,黄光裕被带走,陈晓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临危受命,代管国美事项,这在陈晓看来是个好机会,以后国美很有可能就要姓陈了。年6月,陈晓引入了贝恩资本做外援,而且对国美内部名高管采用了股权激励政策建立了攻守同盟,这一切就是为了切割和稀释黄光裕的股权,从而达成“去黄化”目的。
在陈晓看来,这是一场正常的股权运作,而且“去黄化”对当时的国美更有利,所以他说服了很多高层和他站在一个阵线上。但是触及到黄光裕底线的陈晓不会那么容易达成自己的目的,在年5月的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公开反对贝恩资本的提案,从此正式拉开和陈晓的战斗。
双方的厮杀持续了几个月,黄光裕虽然人被羁押了,但是他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在妻子杜鹃的帮助下,最终陈晓棋差一招,黄光裕保住了大股东的地位。这就说明陈晓的野心失败了,而作为失败方的陈晓自然不能继续在国美任职了。年3月,陈晓辞去国美相关职务,“陈黄之战”就此落幕。
陈晓在事后表示,不管事情如何,都已经过去了,以后会相忘于江湖。但是黄光裕如何想可就不得而知了,可能私底下对当初引狼入室的做法十分后悔吧。
不过国美在上演股权大战的时候,很多企业趁机崛起,现在的国美虽然市场还在,但是比起当年肯定是逊色了不少,黄光裕对此应该是心有芥蒂的吧。
现在陈晓又开始支持女儿陈杉的事业了,而且这位纵横商场数十年经验老道的企业家手段也很高明,虽然推出的这款消毒液没啥名气,但是他直接就向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了价值万的消毒液,以慈善为突破口,打开知名度。
未来陈黄二人会不会有交集还未可知,当初那些事也不是说过去就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