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建党百年献礼。5月22日晚,岳池县大型原创革命题材曲艺剧《红杜鹃》在广安大剧院精彩上演。
《红杜鹃》以20世纪40年代华蓥山武装起义为背景,岳池雕版印刷为切入点,讲述了在渠江江畔世代传承岳池传统雕版技艺的杜家小院中,杜大娘和女儿杜鹃不惧反动派的阻挠,以血色雕版传递革命的声音,以生命和信念守护革命的火种,给予黑暗中的群众信心和希望的故事。
全剧以渠江儿女王天明、杜大娘、杜鹃等人刻印革命宣传资料为主线,以杜鹃、王天明的爱情为副线,两线交叉并行推动剧情发展。剧中主人公杜鹃年轻、漂亮,敢爱、敢恨;在男主人公王天明的影响下以及遭遇了母亲为保护宣传雕版而牺牲后,杜鹃继承母亲的遗志继续刻印宣传雕版,在王天明用生命掩护下将雕版送上了华蓥山,让革命的种子星火相传,革命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整场演出,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剧情的推进,气氛从轻松欢快到骤然紧张,从杜鹃失去亲人的悲痛到走向革命的坚定从容。通过一个个场景的展现,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其中既有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杜大娘,也有为了保护杜鹃和雕版而甘愿牺牲的王天明。作为本剧的主人公之一,杜鹃从一个懵懂的小姑娘,在母亲革命的熏陶下,逐渐走向革命。在母亲和王天明相继牺牲后,她勇敢地走上华蓥山,坚定革命志向。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对派开展的斗争史,更是杜鹃的个人成长史。
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引起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观众陈玲玲动情地告诉记者:“整场演出看下来,我心潮澎湃,深受感动,特别是杜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同敌人勇敢地作斗争,让我再一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上也进一步得到升华,也让我感受到岳池曲艺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作为一名小平故里人,我会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宣传好咱们的红色文化,宣传好大广安。”
据了解,该剧是岳池县为献礼建党周年精心打造的一场曲艺剧目,主创团队由梅花奖得主赵青、巴蜀文艺奖得主雷允树领衔,省内一流艺术家鼎力加盟、倾力打造,并邀请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罗捷,国家一级演员邹宏联袂担纲主演。
该剧杜鹃扮演者罗捷向记者表示:“我是第一次演这么大的剧,心里有一些压力。但是我觉得应该化压力为动力,把这个作品演好,更好地呈现给所有的观众朋友。”
据了解,该剧于年12月正式启动创排,年2月初进行了试演。剧目历时4个月的反复打磨与艺术提升,于当晚正式上演。
该剧以红杜鹃作为剧名,富有深意。红杜鹃象征着革命的火焰,象征着鲜血的染成。在演出最后,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寓意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艺术创作上,该剧充分挖掘了岳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选择雕版艺人刻印宣传单,投入岳池起义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将其编织入剧情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因。同时,整个剧目巧用岳池民间曲艺,以清音、竹琴、杨琴的唱腔来塑造剧中角色杜鹃、王天明、杜大娘的人物形象,以金钱板、车灯、盘子等曲艺形式来体现四川人特有风趣幽默,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予以创新,拉近年轻观众与曲艺之间的距离。
该剧导演赵青向记者表示:“我们刚开始接手排这个剧的时候,首先想到要突出我们的地域文化,展示我们地方的特色。岳池县是中国的曲艺之乡,所以我们就选择了曲艺剧这种形式。其实曲艺剧在四川来说应该是首部称得上曲艺剧的,所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尝试。融合了很多戏剧的音乐舞蹈、包括肢体的一种表演的内容、艺术形式融合在里边。你会觉得它既好听、又好看、还特别感人。我们这台剧三分之二的演员都是业余的,能达到这个程度,我非常满意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广安展演后,接下来,《红杜鹃》剧组还将前往成都,于5月27日在新声剧场进行展演。(刘涛熊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