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百里杜鹃雾气环绕、寒风瑟瑟,然而百里杜鹃管理区汇境花卉大棚基地内却是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温暖如春的大棚里,一排排青翠的杜鹃花含苞待放,工人们正忙着浇水、除草,精心打理作为“年宵花”的杜鹃花盆景。
杨贤敏正在给杜鹃花浇水
“这个基地离我家很近,比较方便,我们在里面主要是打药、喷水、除草,务工费是80块钱一天,每个月我都能做二十多天,已经在里面做了半年了,已经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了。”杨贤敏是鹏程街道启化村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务工,她很满足。
花卉基地的建设不仅弥补了百里杜鹃商品杜鹃花市场的空白,让杜鹃花经济从旅游观光到旅游产业化的转变,延伸了杜鹃花的经济价值,也切实让群众享受到生态红利和产业红利。
齐明明正在查看杜鹃花生长情况
“现在我们大棚里有盆高山杜鹃正在催花,进行一个月的催花后,到1月份就可以往外销售。催花主要采取人工加温、补光、施肥、浇水等措施,把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一般在80%以上,保证花开得更好。”为保障“年宵花”能如期绽放,汇境花卉技术员齐明明每天都会到大棚里面查看,实时监控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确保杜鹃花能够在预计时间段开放。
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化”发展思路,立足杜鹃花资源,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科学技术,让杜鹃花的盛开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切实有效将资源变资产,促进产业发展向着生态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监制:李华
审核:丁学军
编辑:陈金贵
记者:陈金贵谢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