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日本诗僧良宽他的心是广阔天空的风乘便捎来
TUhjnbcbe - 2024/9/15 21:25:00

良宽与贞心尼,安田靫彦绘。良宽(Ryokan,-),曹洞宗僧侣,日本江户后期著名歌人、俳人、书法家。

良宽是日本江户后期著名的歌人、俳人、书法家,也是一名曹洞宗僧侣。他一生与自然为伴,住草庵,行乞食,孤独清贫而落拓自在。其汉诗学习楚辞文选,得寒山诗精髓;书法学习王羲之,尤受著名碑刻《瘗鹤铭》的熏陶。他还为后世留下了多首和歌、百余首俳句以及多首汉诗,在现代日本及欧美广为流传。

在中国,良宽不为大众读者所知,事实上,在良宽生活的时代,他的名字也很少出现在佛学典籍和书法辞典中。有关这位神秘僧人的生平,历史上有多种不同说法。通说认为,他出生于日本海沿岸的出云崎(今新潟县三岛郡出云崎町),儿时曾进私塾学过汉文,18岁入光照寺带发修行,22岁时游历至圆通寺,拜曹洞宗禅僧大忍国仙为师并由其剃度,法号良宽。国仙和尚去世后,良宽离开圆通寺,托钵云游四方,最后回到了故乡越后(今新潟县)。晚年,他长期栖居在越后的五合庵、乙子神社的草庵与岛崎村的草庵,过完了清贫的一生。

良宽逝世后的几十年,他几乎被人们彻底遗忘,但到了明治年代,他的作品又被发掘出来。其中,由藏云和尚编辑出版的《良宽道人遗稿》为人们了解良宽提供了重要史料。人们在良宽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位远离世俗、靠乞食为生的高僧,虽一生孤独清贫,却崇尚自然,拥有一颗纯粹天真的诗心。直到古稀之年,他还常常和儿童一块嬉戏,拍毬斗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俚俗故事。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文化界掀起了一股“良宽热”。在良宽的家乡出云崎,人们修建了“良宽纪念馆”,其生前居住的五合庵也成为游览圣地。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在颁奖典礼上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其中引用了多首良宽的歌句。他认为,良宽的和歌很好地诠释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良宽的心境与生活,就像在这些歌里所反映的,住的是草庵,穿的是粗衣,漫步在田野道上,同儿童戏耍,同农夫闲聊。尽管谈的是深奥的宗教和文学,却不使用难懂的语言。那种‘和颜蔼语’的无垢言行,同他的歌和书法风格,都摆脱了自江户后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日本近代的习俗,达到古代的高雅境界。”

此后,良宽迅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汉诗和书法飘洋过海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他与中国的渊源也被不断发掘。在今天四川省峨嵋山的清音阁和江苏省镇江市的焦山公园,都建有纪念良宽的诗碑。近日出版的《良宽歌句集》精选了良宽的和歌与俳句共计余首,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中遴选部分和歌,为读者呈现这位诗僧的文学与人生。

《良宽歌句集》[日]良宽著苏枕书译明室Lucida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06

01

云霞缥缈在悠长的春日与孩子们玩手球这一天过去了

(译注:良宽汉诗集中,有《球子》诗云:“袖里绣球直千金,谓言好手无等匹。可中意旨若相问,一二三四五六七。”“手球”是良宽和歌、汉诗中多次歌咏的游戏,江户时代以来甚为流行,是深受女性、儿童喜爱的玩具,浮世绘中亦多见描绘。通常以彩色棉线层层缠绕结成,球面呈几何形纹样。)

02

在这村里与孩子们玩耍手球的春日哪怕黄昏永不至也是好的

0

寂寞草庵走出看一看稻叶低垂秋风策策吹

04

请来我家做客呀巍巍山上的红叶为你手折来

05

哪怕红叶凋散也请在山溪中留一点影子作为秋的痕迹

06

我家在越后白雪的山里冬日闭户不出也没有来人的足迹

07

越过篱笆的院子里拍着翅膀的鸡在鸣啼说的是我不逊于黄莺呀

08

如浮云的此身也没有等待的事仿佛都托给了风的心意

09

屈指算来从前的友人们亡故的已这般多啊

10

请带着美酒佳肴来呀永永远远草庵可以借给你住

11

绵延国上山的田野里种出来的萝卜请你不要剩下都吃掉吧

(译注:国上山在今日新潟燕市,良宽的五合庵就在山中。这是写给友人阿部定珍的歌。)

12

良宽和尚今晨持花逃逸这尊容一直会留到后世

(译注:解良荣重《良宽禅师奇话》记云:“一日,上人折山田驿某家菊花。主人见此盗花人也,乃绘其图,云若题款其上,则可宽谅。上人执笔作此歌。”)

1

月好风清来呀一起跳舞至晨光老来堪回想

14

秋之野折来芒草相伴胡枝花敬奉三世佛

15

不要葫芦也不要丝瓜世上只是在世上都由他去吧

(译注:夕颜即葫芦,是日本自古以来很受欢迎的植物,柔静的白花可欣赏,瓜棚可乘凉,瓜瓢可日用。而丝瓜则被认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植物,老后刨皮,只剩种子与瓜络。日本素无食用丝瓜的习惯,如今亦仅冲绳、九州等地有所栽培、食用。有习语云“像丝瓜一样的家伙”,即指“没用的、游手好闲之人”。这句歌中,就是将有用的葫芦与没用的丝瓜并列,感叹在这虚无的世上,不论有用没用的东西,都不要了。)

16

舍去的此身若要问起来便是下雨由他下吹风由他吹

17

我的家若问在什么地方就这样回答吧在天上的河岸渡桥的东边

18

在淡雪中浮现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在那之中又有细雪降落

19

道旁采堇花遗落我的食钵可怜的食钵

20

道旁采堇花遗落我的食钵竟无人带走

21

我庭前的草木缠着蜘蛛的丝想要拂去立刻又罢了

22

于寺泊乞食有作

奔忙的鳕鱼仿佛就是我呀朝来往上游朦胧的黄昏降临又往下而去

(译注:寺泊为新潟县长冈市沿海的小镇,自古渔业繁盛,盛产鳕鱼。此处的“上”与“下”也是一种双关,在江户时代,“上”即指去京都,“下”即离开京都返回地方,良宽以此比喻自己四方乞食的情状。他在汉诗中亦有“昨日出城市,乞食西又东”之句。另有《寺泊驿照明寺境地密藏院假住之时》云:“观音堂侧假草庵,绿树千章独相亲。时着衣钵下市朝,展转饮食供此身。”)

2

若要问这僧人的心就这么回答吧是广阔天空的风乘便捎来的

24

人若问起良宽可有辞世之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回答吧

25

作为纪念留下什么好呢春是樱花夏是杜鹃秋天是红叶

(译注:这是良宽的弟弟由之《八重菊日记》里记录的句子,据说是良宽的辞世之句,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时也曾引用过。但作成日期不明,有若干版本,未必是良宽临终前所作,有可能是他生前想要作为“辞世之句”留下的一首歌。)

本文和歌部分选自《良宽歌句集》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诗僧良宽他的心是广阔天空的风乘便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