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对《红楼梦》里的丫环名字胡说八道,心生不悦,虽然他有他的自由,但不能这样不着边际地乱说一通,误导大众呀。我觉得《红楼梦》里丫环名字应该分六大类:一类是珠宝佩饰类,一类是花草类,一类是禽鸟类,一类是云月风景类,一类是后缀式,最后一类是与主子爱好特长或个性行事做派相得益彰的。
下来我也就我所了解的略作解释,与大家交流,若有不妥之处,我姑妄言之,众位看官姑妄看之。
第一类,珠宝佩饰类,有秦可卿的丫环瑞珠在秦可卿死后,本来是自己碰见主人扒灰之事,知无可逃,便以殉主的名义触柱而死,成为名义上的义仆,给东府赚回一点面子。那她的谐音或深意呢?是维主还是酹主呢?
宝珠则以义女的身份为她守灵摔盆驾灵尽孝。那她的宝珠之名是不是谐音“保住”,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宁国府的体面呢?
林红玉本来也是宝玉房里低级丫环,在晴雯秋纹麝月等人的打压下很难有出头之日,结果由于替凤姐跑腿传话,口齿伶俐,头脑灵活会说话,凤姐看上之后就从宝玉这儿要走了,改名为小红。我想其中隐含有凤姐对黛玉才情聪明的欣赏,小红与贾芸私定终身的大胆,遗帕传情,与宝黛总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她眼光的长远,对人事和未来的剖析,有不少过人之处。她远离宝玉的怡红院,是否也暗示宝黛之间有缘无分,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分开。
白金钏由于宝玉在王夫人面前和金钏调笑了几句被浅睡的王夫人听到后打了一巴掌,骂她是“大胆的小娼妇,好好的爷们叫你勾引坏了。”接着不由分说让她母亲把她领回去,她跳井自杀了。其实这事应该怪宝玉,她却护短把罪责都推给了金钏,而宝玉胆小怕事,缺乏担当精神,一跑了之。后来王夫人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把她妹妹玉钏放在身边,算是给白家一个补偿。是王夫人从她姐妹俩的名字上受到启发,炮制出金玉良缘的说法,还是与她妹妹薛姨妈从黄金莺与白玉钏的名字上获得启示,共同炮制这个金玉良缘的提法的?不管怎样,她们是非常看好这桩婚姻,也竭力促成这段看似美满的姻缘。只是没顾及宝玉的心理,贾政的想法,贾母的意思,更不可能去照顾心里拒斥抵触的黛玉的情绪了。
第二类,桃花杏花斗芳菲。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因为偶尔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两眼,便让贾雨村念念不忘,先偷着娶回去,后来给他生了儿子,等正室夫人去世后把她扶正做了名正言顺的官太太,偶因一念错,便为人上人,这娇杏也真侥幸。只是嫁给这样有才无德的野心家,是否真的能幸福到底呢?另一个花珍珠〈袭人〉既属于第一类,更属于第二类。作者在判词与配图里把她与桃花连在一起,意思是她轻薄犹如桃花,而且主人把她分配给谁她就一心一意服侍谁,给了宝玉。
宝玉从陆游的诗中“花气袭人知昼暖”里给她取名袭人,其实在秦可卿的香闺里秦太虚拟的对联就有“芳气袭人是酒香”,说明了他的品行就是这一类。在宝玉的众多丫环里会做人以大贤人的身份自居,其实她的袭人这名字道出她的阴险,常常袭人于不备,给王夫人告密,导致抄检大观园后,晴雯芳官等人被撵,死的死散的散,诸芳流散,只有她与麝月秋纹安然无恙。宝玉在《芙蓉女儿诔》里所诅咒抨击的应该不只是王善保家的,袭人第一个脱不了干系。
香菱原是乡宦甄士隐的宝贝女儿,名唤甄英莲〈真应该怜悯。〉不管作者用什么谐音,起码最初的英莲二字,来源于水中的荷花莲花一类,是水上大家闺秀的风范的主子花,只可惜这么高贵清雅的花叫薛大傻子这猪拱了。宝钗给她取名香菱,它的地位就无法与荷花莲花相比,明显的降了一大格,等到夏金桂来了之后,给改名为秋菱,凋零之期就不远了。
第三类,禽鸟类名字。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环,人们心目中鸳鸯是吉祥鸟,出则成双,入则结对,结果鸳鸯一辈子鸳鸯难偕,大老爷贾赦要娶她做妾,她赌咒发誓,断绝了贾赦的念想,也断了自己最后的出路,等贾母死后,她上吊自杀。她的结局与名字刚好相反。鹦哥儿拨给爱哭的黛玉后改名紫鹃,让人想起杜鹃啼血,望帝春心托杜鹃等典故来,她与黛玉名为主仆,情同姐妹,一心一意想帮助黛玉成就木石前盟,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当黛玉焚稿断痴情的时候,她的梦也醒了,心也碎了。
雪雁,林木遇雪而凋零,暗示了黛玉的悲剧结局。宝钗的丫环莺儿本是黄金莺,为顺口起见叫成莺儿,本来我们心目中黄莺的啼声很好听,像婉转悠扬的歌声,偏偏这莺儿能把宝钗想说而不好意思明说的话她给说出来,让宝玉知道宝钗有个金锁,上边的话与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话是一对儿。于是金玉良缘的话题像魔咒一样笼罩在宝玉心头。她又会打络子,分明是说宝钗会经营人际关系,织成自己的关系网,以便从大的舆论环境上促成金玉良缘,使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成为现实,莺儿在这儿只是一个寓意或隐喻了。春燕也出现得很少,倒不如她娘出现的多。
第四类,后缀式名字。平儿,是凤姐四个陪房丫环中的一个,其他或者被打发走,或被折磨死。足见在好色淫乱的贾琏与心狠手辣醋意十足的凤姐手下活人真的好难,然而平儿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好性儿居然成了凤姐的体己闺蜜得力干将,在贾府有自己特好的口碑和人缘,凤姐拿月例钱放高利贷她给包揽着,对贾琏隐瞒着,贾琏在外边风流〈但不许危及凤姐的地位〉她就作为把柄攥在手里,在凤姐面前替贾琏隐瞒着,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寻找一条活路。在主人和仆人之间也维持一种平衡,当凤姐要对下人要对下人施以严惩,大加责罚的时候,多次劝凤姐得饶人处且饶人,纵然在这边把心操碎了,迟早也得过那边去,何苦得罪那么多人。
当凤姐要掌掴下人的时候,她一句“仔细奶奶手疼”息了凤姐的怒气,也让下人不再吃亏。探春代为理家的时候,指出凤姐管家的时候诸多弊端,她在跟前不夸探春如何有眼光,处处为凤姐开脱,好像探春指出的问题凤姐样样都想到了,都是因为各种难缠的原因而未能实施或没来得及实施,让宝钗李纨等羡慕凤姐有这样时时处处维护主人形象地位的得力助手。凤姐的身上有股狠毒劲儿,而平儿的天性善良正好弥补了凤姐的这个缺憾。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各种关系处理妥当平衡,而不是像个别人说的用她来行权平冤狱或者让别人用这名字来开开玩笑那么轻松。
坠儿本来是很小的丫环,也来源于扇坠儿或耳坠儿极小的饰物,却在二十七回杨妃戏彩蝶处出现,宝钗拿着扇子一路追着扑蝶,到滴翠亭附近,听到坠儿和小红说些私密的话,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说是自己找颦儿〈黛玉〉,把坠儿和小红吓了一大跳。也不知是谁脑洞大开,说是宝钗不为扑蝶,为的是堕胎〈坠儿〉,否则一向那么稳重的宝钗为何颠着跑着扑蝶呢,而且联系她到怡红院串门到深夜,让晴雯等丫环们不得休息,由此证明她与宝玉之间有不才之事。
后来这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被晴雯知道以后,连骂她眼皮子浅,爪子轻贱,带用簪子在她手上狠戳,嫌她给身处底层的人丢人,也给怡红院里这些人都丢了人,要把她撵出去。说来也怪,她未在小产过的凤姐那儿出现过,也没在吃了坠胎药的尤二姐那儿出现过,却在大观园怡红院宝玉那边和在滴翠亭与宝钗有关的情节里出现,脑洞大开的人说那些也不是空穴来风。
还有一位是凤姐派给尤二姐的丫环善姐,所作所为与她的名字恰好相反,一点儿都不善,成了凤姐害死尤二姐的帮凶,就像凤姐在尤二姐面前装得楚楚可怜,善良无辜,而背过人煽风点火。借风吹火,借剑杀人,两面三刀,挑拨没脑子的秋桐去辱骂尤二姐,把尤二姐逼得吞金自杀。一个是名义上的善,而实际恶毒,一个是表面上的善良,内在包藏祸心,两个名义上是两个人,实质上是一个人,也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傻大姐在书中出现的作用,总让人怀疑是为抄检大观园的情节安排一个信得过的桥段。否则贾府断不会招或者买那么傻一个丫头,茜雪那么好的一个丫头由于一两句话没说好被撵了出去,还有好多比她强百倍的也都遭遇不幸,她还能平安地呆到后半截?她由于在园里捡到了绣春囊,还以为是俩人打架,交给邢夫人以后,邢夫人到王夫人跟前兴师问罪,王夫人又向凤姐兴师问罪,让凤姐蒙受委屈,于是就有了抄检大观园。
好生事端的王善保家的不但被探春打了一耳光,而且被侍书骂了,更让她难堪的是他的外孙女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的私定终身的事被查了个人赃俱在,司棋碰死,潘又安自杀。虽然报复打击了晴雯,侮辱了探春,但自己也得不偿失。而这时候虽然没有抄检蘅芜苑梨香院薛宝钗薛姨妈处,但宝钗毫不犹豫地不顾劝阻搬回家去,是简单地避嫌还是抗议?让人觉得那儿可能嫌疑最大。一个傻大姐引发了那么大一件事,然后再不见了下文,续书作者怕她闲着没事儿,又给她安排了一件事,就是在宝钗出闺成大礼的时候,让傻大姐把这消息传给林黛玉,让黛玉绝望之余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真算是人尽其才了。柳五儿是柳嫂子的女儿,为在这儿谋个差事,寻后门托人情,至多也是昙花一现。丰儿在书中出现得很少,作用不是很鲜明,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第五类,彩云彩霞晴雯麝月檀云翠缕春纤。彩云一直在贾环那边,与贾环关系也特别好,为贾环偷东西,众人碍于探春的面子,让宝玉应下来,把这事遮掩过去。而彩霞时而在王夫人这边,时而在赵姨娘那边,甚至还偷东西,但是王夫人也可宽容她,人们断定她是王夫人安插在赵姨娘那边的眼线。只是彩云彩霞名字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很容易让人搞混,有可能作者是借她们名字的相像,让人忘记了王夫人的心机。名字意思相近的还有晴雯,都是晴空的云彩,只是晴雯除了美丽聪明能干,口齿伶俐,更多的是胸怀坦荡,嫉恶如仇,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但是不许自己有奴性人格,始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与宝玉保持一个平等的朋友关系,而不是像袭人投怀送抱,奴性十足的,结果被撵走含冤屈死,让人从宝玉的至情之文《芙蓉女儿诔》里看到她的一生就是一篇挚情至厚的情文,这本书也无愧是大旨谈情的情文。
檀云只在宝玉的诗里出现过,按名字来看应该比彩云彩霞地位高些,与麝月平等。麝月是一个为人很低调的大丫环,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招摇,不掐尖,不像袭人那样下贱地自荐枕席,作准姨娘的春秋大梦,也不像晴雯那样锋芒毕露。所在没有口舌是非,也没有绯闻缠身。就像天上的一轮圆月,就这还不够,前边一个麝,由此可见她外貌也应该比较漂亮,品行也应该挺好。翠缕是湘云的贴身丫头,与娇憨的湘云谈论阴阳,让人觉得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怪不得出门随身带着,形影不离。但是把主仆二人的名字联系起来,就有一种悲凉凄婉的感觉,就像黛玉房里有春纤一样纤弱纤细,马上有被风吹散的可能。
第六类,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别是贾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位小姐的大丫环。分别暗示了四位小姐的是教养与特长——琴棋书画,书香门第读书人必修的四项雅艺,我们能看到的是迎春爱下棋,探春擅长书法,惜春擅长画画。元春是否擅长弹琴爱弹琴,读者没见过,但是从书中的一些情节推断元春没弹过或者不会弹。因为黛玉看琴谱,宝玉以为是看天书,宝玉自小是元春调教出来的,如果她真会弹琴,宝玉不会对琴谱一无所知。那么给她的丫环取名抱琴的用意何在呢?元春入宫以后即使回家省亲也没见抱琴闪面或有何表现,后来元春年纪轻轻就暴病身亡,难道机关就是抱琴——暴于寝,或者还有别的解释。
烈性子的司棋也很少见过伺候迎春下棋,在抄检大观园过程中与表弟潘又安的私情被人搜检出来以后,丝毫不觉得恐惧害羞,被当作有伤风化的事处置以后殉情自杀。
侍书也没见过为探春研墨铺宣,买过字帖,但是在抄检大观园一节里和她的主子探春有一段很出彩地表现,尽管只有一句话,却是掷地有声,与探春的话互相补充,互为表里。翠墨也没见她专门为探春研墨的描写。只是她的名字与侍书一样,为彰显擅长书法的探春的才华而备。
入画的主人惜春怀着对父亲哥嫂及整个宁国府的深深失望,变得冷言冷语,孤介绝情,与东府彻底撇清关系,让尤氏把入画带走,如果真的就此让入画获得自由的话,也可能在贾府被抄家,女眷被卖为奴或者为妓的时候得以幸免,只可惜她未必有那份造化。
宝蟾是河东狮吼,秉风雷之性的夏金桂的陪嫁丫头。金桂是月宫桂树,人们经常说中状元是攀蟾折桂,这主仆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品性也相当,不但把薛家闹了个人仰马翻,更变本加厉的折磨香菱,与薛蟠一起把香菱推上绝路,也就是判词里说的“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也应了她最早的名字甄英莲——真应怜。
总之,《红楼梦》里的丫环名字大致分这几类,由于八十回以后的原文情节散佚,许多作者的本意我们无从得知,只能就看到的进行揣测和剖析。(文田宏刚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