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出现了许多的名家,也创排出了许多的剧目。在过去京剧剧目比较单一,多为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传统题材的,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创排了一些革命现代京剧,到了“文革”这一时期更是成为了京剧舞台上的唯一。
革命现代京剧的创排是分批次的,像比较早的一批在文革前,比较著名的剧目有《海港的早晨》、《白毛女》、《节振国》、《年年有余》、《芦荡火种》等等,这些都是优秀的革命现代京剧。
再后来就是“文革”中创排的剧目,这也是分为几个其次的,最初的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等等,这都是第一批。而随后而来的是第二批,像《杜鹃山》、《龙江颂》、《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磐石湾》等等。
这其中第二批一南一北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北京京剧团的《杜鹃山》,和上海京剧院的《龙江颂》,这两出戏都是经典。其中杨春霞老师饰演的“柯湘”和李炳淑老师饰演的“江水英”都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时至今日,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已经重回舞台多年了,但是也有许多剧目近乎于失传了,像这出《龙江颂》就是如此,也是很少上演了。
而《杜鹃山》复排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京剧院团都复排过这出戏,并且很成功,尤其是一些演员得到过杨春霞老师的指点,那就更不错了。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