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碾子湾的杜鹃山臊得驴叫唤民国甘肃秦腔大发
TUhjnbcbe - 2024/9/1 16:36:00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兰州靖远一带流传的秦腔谚语撷集

——《戏码头靖远秦腔史话》(13)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永宝

雷通霞剧照。雷通霞,女,汉族,年出生,甘肃靖远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协会副主席。(图片来自网络)

一、搜集整理有关秦腔谚语的意义

民国时代,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和靖远的秦腔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状态。笔者将~这45年定位为靖远秦腔发展史最鼎盛的时期。这一定位,同样适合于甘肃秦腔发展史。这一时期,甘肃大地,秦腔等戏剧事业高度繁荣、发达,并盛行于城乡,乃至偏僻陬壤……有趣的是,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次生文化产品。比如,大量诙谐幽默、极其生动地与秦腔等戏剧有关的民间谚语、顺口溜等等。

甘肃文化大家、靖远名儒张慎微先生所著《兰州春秋》、《靖远的烟场子》、《甘肃秦腔随笔》等文章,就记述了很多这样的东西。另外,笔者读到的其它海量的秦腔等戏剧的故事、史话和文论里,也发现很多类似的东西。还有,笔者自幼在民间,也曾听到人们口头传承过此类东西。因此,出于文人搜集轶闻趣事,以及富有文化底蕴东西的敏感和雅好,遂将其特意一一摘录出来,集中整理于一处,今兹,整体刊发推出于此。目的有二:一是,让大众读者们欣赏之、品味之,深刻感受其特有的艺术风采和其中别有风味的奥趣。

大家读完,于此会心地一哂,以娱乐身心。此,实人生一大快事也。二则,作为秦腔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东西收录、留存于此,必将更便于传承于后世……后世的人们读到这些东西,也必然会被其独到的魅力和况味所折服,随之,拍案称奇,并痴情迷醉不已的……做这些工作的其意义,即在此也。可以说,这些东西乃是秦腔文化最精华、最具灵性内核之荟萃也。请读者君鉴察之。

张慎微(-),字子显,甘肃靖远人。兰州第一师范肄业。民国时期历任县长、专员、处长等行政职务。曾任《甘肃民国日报》编辑、《中心报》社长、省政府视察,授八级上校军衔。解放后,任民盟兰州市分部主任、民革甘肃省代表、省委秘书。作品有:长篇小说《兰州春秋》,年曾在《兰州晨报》连载半年。自年始,在《甘肃民国日报》等地方刊物发表专题采访评论文章等,万字。

代表篇目:《中山村一夜》、《每日评论》、《三言两语集》、《西行漫记》、《蜀行日记》。曾编纂《甘肃洮沙县志》并油印保存。此外还著有《红豆诗稿》等。张慎微还热爱秦腔戏剧艺术,于年至年期间,创作编写了《正阳门》、《博浪锥》、《鸳鸯剑》、《风月缘》、《金玉缘》等大型秦腔剧本。他曾亲身游历黄河上游,对黄河风光情有独钟,年创作国画长卷《黄河天险图》。

张慎微编撰的《北魏墓志刀刻法研究》,曾受到郭沫若来信称赞。总之,张慎微先生在文学创作、国画、书法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是遗留下来的系列作品,其中的文史资料价值和意义非凡。为文史工作者所推崇。

张慎微著《兰州春秋》封面。魏晋,系其笔名。

二、流传于兰州靖远的秦腔谚语集萃

1.关娃唱,梓娃扭。麻子红的风摆柳。八八子的《杀狗》再没有。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其另外一篇文章《甘肃秦腔随笔》亦有记述。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即年代左右。

释义:关娃,即关雪亭(~?)。陕西人,为民国早年红遍西安、兰州、靖远的秦腔巨擘。工正旦。乳名关娃。尤擅唱工,行腔自然,吐字清晰,数百句的唱腔,一气呵成,代表剧目有《采桑》《五典坡》《三娘教子》《清风亭》、《马前泼水》……其唱功为一绝,故有“关娃唱”一说。年左右,曾受当时靖远县知事张景星(字:兆平)邀请,来靖远献艺。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墙,号称秦腔明星签名墙,有关雪亭的签名。

梓娃,也叫:紫娃,子娃。即朱怡堂(—),陕西泾阳人。幼年家贫,投身秦腔魁胜班学艺,专攻青衣。出科后,以唱见长,驰名关中。年,邀安鸿印、王德孝(老麻子红徒弟,麻子红郗德育师兄弟)等赴兰州献艺,旋创办秦腔化俗社,被推为社长,并为化俗社先后培养两期学生。年,应聘在魏绍武、水梓主持之秦腔觉民学社担任教练,致力于秦腔戏曲艺术改革。

按照张慎微记述,当时人们对梓娃的评价,其在舞台上的动作功夫(扭)应该是一绝。年,曾带领戏班子来靖远献艺。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墙,号称秦腔明星签名墙,有朱怡堂的签名。

麻子红,即郗德育(~),陕西人。为闻名大西北的一代秦腔须生泰斗式人物。其唱、念、做、打功夫俱佳。张慎微《兰州春秋》41页记述:麻子红出场,他的提袍、甩袖、亮靴底功夫,真是飘飘然,活泼自在,恰似春风桃柳燕,看了令人过瘾。故有“风摆柳”之说。自年后,麻子红曾多次前来靖远城乡献艺。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墙,号称秦腔明星签名墙,有郗德育的签名。

八八子,艺名。又称八少爷。真名失考。兰州早年著名秦腔艺人。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一文记述,其父为陕西汉中人。其主演骚旦。代表作:《杀楼》、《杀狗》、《卖水丫鬟》等。据说,其演出《杀狗劝妻》中的旦角,乃一绝。无人能超越。故有是说。张慎微《兰州春秋》66回记述,八八子的《杀狗》一戏,民国初年,有个天主堂的神父在兰州给他灌了录音。说明,此戏,确实非同凡响。

2.马娃子《搜柜》唱绝了,王文鹏把死诸葛(《葫芦峪》)演活了。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约年代左右。

释义:马娃子,艺名。兰州清末、民初著名秦腔艺人。擅演花脸。籍贯不详。真名失考。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其中第页记载,年,关娃关雪亭受靖远县知事张景星(字:兆平)邀请,带领戏班子来靖远唱戏。其中,马娃子与王文鹏、黑老虎铁娃、花衫金页子(吕少亭)、丑角居锯子等名角联袂而来。马娃子演《庞涓搜柜》,将庞涓的高傲自大,以及鬼祟多疑,演得活灵活现。故有是说。此戏,张慎微曾亲睹。张慎微记载,马娃子还用四川话演过《张松献地图》。其中,王文鹏饰演刘备,黑老虎铁娃扮演张飞……马娃子四川话饰演的张松,幽默诙谐,生动形象。且又与众名家同台演出,这一幕给张慎微留下深刻印象。除此,马娃子的资料少之又少。

王文鹏(-),陕西长安人,秦腔大牌艺人。十七岁入长安洪太班学艺,曾受过严教,年入西安长庆社(三意社前身),以演《葫芦峪》、《状元媒》、《辕门斩子》等戏而闻名。民国初年,来兰州、靖远等地唱戏。一度走红,前后活动10几年。抗战初期,年某日,日本飞机给兰州投炸弹,恰巧投到黄河滩王文鹏的身边,幸未炸。自此,受到惊吓,遂回到西安三意社唱戏。解放前又来过一次兰州,唱戏曾引起轰动……其《葫芦峪》诸葛亮一角儿演绝了。将快要死去的诸葛形象演得惟妙惟肖。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记述,王文鹏在靖远县衙礼堂演《拜台》,演得出神入化……这一幕为张慎微亲睹。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明星墙签名,有王文鹏的签名。

王文鹏(—),陕西长安人。闻名西北的秦腔巨匠。民国早年曾唱红西安、兰州、靖远一带。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明星签名墙,有王文鹏的签名。(图片来自网络)

3.常春燕《下南阳》嗓子不大,周志强《抱盒子》谁人不夸。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约年代左右。

释义:常春燕,男,著名旦角演员。籍贯不详。目前所知,他曾经和何振中、武振华等搭班在陕甘唱戏。解放前也曾和王化礼、牛利民、李益华等在甘肃临夏等地唱过戏。康叙武先生所著《兰州戏剧实录》一文,刊载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记述,常春燕演《游西湖》的李慧娘,吹火十余次,吹火功夫是一绝。女儿常爱莲,年代,继承父亲衣钵唱戏,曾活跃于兰州舞台。

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常春燕戏唱得大红大紫,被当时的财政厅长某人所推崇,年左右,曾提携他做厅里的科员。结果,遭受省参议院弹劾,落职。成为一时笑谈。因为民国时代,戏子受歧视。做科员,犯忌。然,可知其当时红遍省城。常春燕每与周志强合演生旦戏。代表作有:《破洪州》、《下南洋》、《辛安驿》等。

周志强,康叙武先生所著《兰州戏剧实录》一文,介绍有秦腔名家周自强,笔者推测,应该是一个人。靖远话,自、志,二字是一个读音。年代活跃于兰州舞台,也曾与麻子红徒弟李益华联袂演出。代表作:《双背鞭》。而《抱盒子》乃是其另一部代表作。

外,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又记述:民国十几年,兰州春节舞台上演出《张连卖水》,其中张连大段唱词中有:“常春燕模样好,嗓子不大;周志强抱盒子,谁人不夸。”其出处,盖,在此也。

4.牛佰顺进城,麻子红头疼。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其另外一篇文章《甘肃秦腔随笔》亦有记述。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即年代左右。

释义:康叙武先生所著《兰州戏剧实录》一文介绍说:牛佰顺与牛利民系父子关系。那么,他们应该是陕西人。牛佰顺代表作:《斩韩信》、《哭祖庙》、《下河东》等,唱功见长。乃著名秦腔须生大家,与麻子红堪有一比。故有是说。

另外,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记述,牛佰顺早年唱蒲剧,由于蒲剧在兰州、靖远不盛行,遂改唱秦腔。终成一代名家。

郗德育(~),艺名:麻子红。陕西长安人。闻名西北的秦腔须生泰斗。这是其一生留下的唯一一张珍贵的照片。据秦腔研究专家牟豪戎先生说,麻子红过50周岁生日,嫡传徒弟周正俗送他一顶礼帽,遂留下这张珍贵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5.麻子红的靴底,文汉臣的手。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约年代左右。

释义:麻子红,唱、作、念、打功夫俱佳,据说,亮靴底,为一绝。文汉臣,民国时期与麻子红、耿忠义并列称兰州秦腔三杰。文汉臣,陕西人,北宋名相文彦博后裔。因学戏,认为辱没门楣,被家人追杀……初,逃奔靖远平堡乡,给村民教练乡戏。人称:文班长。此故事,见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后,文汉臣来兰州,初演青衣旦,后改演须生,终成一代秦腔名家。据说,其手上动作功夫了得,表演技巧高超。故有是说。

6.只可搭班子,不可领箱子。

出处:张慎微著《兰州春秋》,第66回。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约年代左右。

释义:张慎微记述,这话出自麻子红老师李云亭对几个徒弟的临终遗言、教诲。领箱子,即做戏班主,往往在演戏节骨眼,会被徒弟等戏子欺负,被迫磕头下话。麻子红老师李云亭,号称:老麻子红。就是领箱子被某个徒弟临场撂挑子给气死的。因为,师傅与财东签合同演戏,演主角的徒弟故意耍狠,节骨眼上称病不出演,师傅所领戏班子遂失信,于此砸锅。戏班子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违约给人家赔钱……据《兰州春秋》记载,麻子红一辈子违背师傅教诲,在甘肃岷县演出,只做过一回箱主,果然尝到了苦头。自此,再也不敢领箱子了,老老实实地与人搭班唱戏。

7.宁听关娃(关雪亭)的咳咳咳,不吃猪肉熬蒜苔。

出处: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页。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年左右。

释义:关娃,即关雪亭。曾受邀来靖远唱戏,最拿手的戏是《采桑》,几乎每天唱几场次。后来,出演《五典坡》,关雪亭饰演男角,为了突出旦角儿,自己故意拖延唱腔,偷懒,咳、咳、咳……简化唱词。虽说如此,靖远人依然热爱其戏。遂有了:宁听关娃(关雪亭)的咳咳咳,不吃猪肉熬蒜苔。这样的谚语。可见,其在靖远戏迷中影响之大。靖远戏迷对其追捧之甚。

8.铁老虎(铁娃绰号)成黑狗熊了,金页子(吕少亭)成高丽铜了。

出处: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页。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年左右。

释义:年,靖远放开烟禁,广种大烟。县衙要给省政府筹措18万元(银洋)的罚款。知事张景星(字:兆平)遂邀请关娃关雪亭带领戏班子来靖远演出,帮助筹钱。还有一说,说关雪亭带戏班子出兰州,来靖远,当时系在兰州走了背运,被喝倒彩,立不住足,遂出走靖远……铁娃、金页子,都是其戏班子重要成员。据说,在兰州演出砸锅,于是有了上述说法。此说,似乎成了关娃戏班子在兰州败走麦城的见证。但是,关娃的戏班子在靖远演出几个月时间,却是风生水起,掀起波澜,被靖远人所热捧。而且,名利双收。张慎微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民国故例,兰州戏班子若被新崛起的戏班子挤压,原来一流戏班子成为二、三流戏班子,在兰州有些立足不住,遂出走靖远捞金……似乎成为惯例。后来。到了年左右,朱怡堂的化俗社戏班子,又受到关雪亭戏班子的挤压,渐渐落于下风。遂也出走靖远……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对此有记载。

关于铁娃、金页子(吕少亭)存留的资料甚少。铁娃的事迹,上文曾提到过。金页子(吕少亭),笔者在其它资料看到,年左右,曾在靖远加入丁振华戏班子唱戏。闻名大西北的名旦杨金凤,此时,也入丁振华戏班子学艺。杨金凤曾拜金页子为师,专工青衣旦。据说,杨金凤、杨金民兄妹的艺名来历,就与师傅金页子的艺名有关。属于“金”子辈儿。其余资料,少见。

9.宁看“六指”三鞭子,不看“福庆”全班子。

出处:张慎微《兰州春秋》6回,40页。

10.宁看福庆子的三鞭子,不看十娃子的一班子。

出处:《甘肃秦腔艺术寻考》,作者:王正强。

上述两则谚语,基本说的是一个意思。只是主角儿颠倒了一下而已。所以,在此,将二者合并起来讲解。

产生时间:清末,或民国初期。

释义:所谓“三鞭子”,是指秦腔戏中一种展示挥鞭策马的表演特技。多用于战事吃紧、纵马腾飞的戏剧场面。《火焰驹·传信》最具代表性。

“六指子”,即李海亭,瓜儿。兰州人,民国早期兰州秦腔著名艺人。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一文说他是民国初年甘肃秦腔巨擘唐待招的徒弟,最擅长演《火焰驹》艾谦的“三鞭子”。而康叙武《兰州戏剧实录》一文却说,他是清末光绪年间兰州秦腔奠基者之一十娃子(陈东盛)的徒弟。最擅长演毛净、大净戏。当然,戏剧界的那些名角儿,往往都有好几个师傅,不足为奇。

福庆子,即张福庆,为清末光绪年间兰州福庆班的班主。当时,兰州同时还并存着一个戏班子,即:东盛班。戏班主为:陈东盛。艺名:十娃子。有的资料说是:石娃子。可见,当时双雄并存,形成竞争态势。张福庆与陈东盛系同门师兄弟。陈东盛是师兄,张福庆为师弟。二人共同拜一个名为元官的秦腔艺人为师。出师后,二人分别拉起戏班子,在兰州城乡唱戏。两个戏班子实力相当,各有千秋。渐渐有所对立。后来,二人公开演对台戏,关系决裂。为此,陈东盛还给师弟张福庆头上撂砖头,打得头破血流……

宁看福庆子的三鞭子,不看十娃子的一班子。这句谚语,有抬高福庆班,打击十娃子为首的东盛班的意思。说明福庆子的演技很厉害了。而宁看“六指”三鞭子,不看“福庆”全班子。这句谚语,却有抬高东盛班,贬低福庆班的意思。何故耶?因为,六指子,乃是东盛班十娃子的高徒。其高徒的演技,碾压对手福庆班全班人马……说明,后期,六指子已成为演三鞭子的代表人物。资料显示,年代,晚年的六指子(李海亭),尚偶尔出场献艺。

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时驾崩。有圣旨下,国丧期间,解除一切戏班子,不准有文艺娱乐活动。福庆班和东盛班遂解散。说明,两则谚语的出现,应该在此前后。

综上所述,明白了两则谚语背后的故事,就感到特别有趣了。

《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封面。

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一文截图。这篇文章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为研究甘肃秦腔史重要的资料。

康叙五,生卒年不详,甘肃临洮人,兰州大学教授。其著作《兰州戏剧实录》一文,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为研究甘肃秦腔史重要的资料。

11.七紧八慢九消停,生净主角儿早殒命。

出处: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页。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张慎微讲,民国25年(),通渭的高俊班来靖远演出,某日,演《铁木山》的赌博戏,高俊因太卖力,竟挣死在舞台上,英年早逝。当年,通渭戏班子,如络络班、高俊班,前后来靖远演出。络络班的班主,艺名:络络子,真名失考。故称络络班。来靖远的时间是年。更早,清末福善班中的大牌艺人李招财,号称:招财子,也是通渭人。给靖远教出的几个徒弟白云贵、田犏牛、唐大净,都风云一时。

李招财、络络子、高俊这几人所演艺的戏路,皆为典型的陇南派……也称古典派。与后来受陕西戏路影响有所改变的新派有别。年左右,早年络络班的名艺人牛八、牛九尚在世,虽年老而雄风犹在。在靖远的舞台上,他们偶尔还会前来表演一番,让老戏迷过过瘾。高俊则是通渭的后起之秀,戏路完全承袭络络班遗风,走的是陇南古典派风格。高俊班曾在兰州隍庙会唱戏一个月,听众天天满场。一时红遍兰州……兰州的好家们还为其披红挂彩,以示褒扬、旌表。

高俊班到靖远演出,由于只有高俊一个台柱子,且戏班子人手太少,高俊黑昼明夜连轴转,一场戏往往还须串演其他好几个角色,终于挣死在舞台上……时有“七紧八慢九消停,生净主角儿早殒命。”之说。意思是,当年的戏班子为节省成本,尽量少聘请演员。有七个演员,每人在一场戏里串演好几个角色,就能勉强凑合演完一台戏。八个演员,就轻松一些。而九个演员,则会更潇洒自如地演完一台戏。高俊是须生、大花脸、净角类台柱子演员,肩负着养活整个戏班子的重任,劳累过度,遂被挣死……须生、净角儿这类秦腔艺人多短命,是当年一个常见现象。其他如:小生、旦、丑等角色的演员,则长寿者相对较多。

这句谚语,就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12.《墙头记》《逼婚记》,除了《窦娥冤》再没戏;《小姑贤》《柜中缘》,还要混人家的二毛钱。

出处:展学昌先生讲述。

产生时间:年左右。

释义:展学昌先生说,年左右,靖远县秦剧团恢复成立之初,其困窘状态非同一般。首先是演员极度缺乏,尤缺名家巨匠。所演出的剧目,也少得可怜。大概就上面三四部而已。实际情况,确如此。记得年,笔者于靖远二中高中毕业。期间,刚组建不久的靖远县秦剧团来学校礼堂演出,笔者亲睹过《柜中缘》、《墙头记》两折戏。当年,笔者为青春少年,对爱情戏《柜中缘》印象深刻。感觉演员演得特别好。《墙头记》主角是糜滩人王保平,骑在墙头上,两家儿子都不要老人……感觉演得也不错。

当年剧团经济拮据,靠这几部戏,还要混点钱养活自己。因此,就有了上述顺口溜的产生。这反映了靖远秦剧团恢复成立之初,尚未完全走上正轨的情况。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展学昌剧照。展学昌,甘肃靖远人,年生。陇上秦腔须生大家。黄致中的高徒,麻子红的三代传人。号称:靖远的麻子红。(图片来自网络)

13.碾子湾的《杜鹃山》,臊得驴叫唤。

出处:糜滩、碾子湾民间。

产生时间:年。

释义:文革期间,靖远城乡古装戏彻底禁止。当时,倡导排演革命样板戏。有八部。《杜鹃山》是其中一部。笔者家乡碾子湾村常演村戏,笔者幼年曾亲睹过秦腔《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戏。导演、演员都是本村村民。那时文化娱乐活动忒少,村戏是村民唯一聚众的娱乐活动。过年期间演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记得每年冬季闲暇,村民们(主要是青年)聚在学校,琢磨排戏。家父武振顺公早年曾饰演过《红灯记》中的李玉和。这戏排演得很早,笔者年纪太小,未曾亲睹过。这些,都说明碾子湾村文化氛围浓郁。此外,糜滩镇下滩村,改革开放后,大唱古装戏《十五贯》等,曾甚嚣尘上。糜滩其余各村,似乎唱戏等文化活动较少,似乎,文化气息弱化一些。

再说,年,碾子湾村兴起排演秦腔《杜鹃山》一戏。柯湘、雷刚两主角都分别由两个村民饰演。一人演前半部分,另一人演后半部分。因为村民文化程度低(基本是中学毕业生),主角戏份多,一个人从头至尾拿不下来。演出中,往往忘词,旁边随时有人提词……村民演戏的水准也只能这样了。后来,刘川水利工程建设上马,干得热火朝天。这年冬季,碾子湾村戏《杜鹃山》被搬到工程工地给民工演出,反映平平。再后来,年冬季,又在工地上演出碾子湾的《杜鹃山》,而且连演多场次……如此一来,民工忒反感。开始逃避看戏。据说,工程指挥周占敏在路口堵截民工,必须看戏……民工于是编出这则顺口溜:碾子湾的《杜鹃山》,臊得驴叫唤。

村戏的水平本来就低,再加上反复演出、观看,民工彻底腻歪了。其实,就是名著,你天天读,也会烦。这段顺口溜反映的事实,非丑事,在此拿出来,也非有意贬低家乡的村戏。实为秦腔史上一则趣事也。故,记录下来,有意义。

14.影子匠,得了年馑狗吃上。

出处:《我的艺术生涯》一书。苏万祥著。

产生时间:清代、民国时期。或,更早。

释义:苏万祥(~0),原籍靖远糜滩镇。幼年时,落户于宁夏海原县郝家集。其祖父苏成林为秦腔、眉户演艺高手。走艺四方,交游甚广。有宁夏海原县郝家集某豪绅,赠给其旱地百余亩。故,后世子孙一支落户于此。苏万祥幼年受家族熏陶,即学会演出眉户、皮影等戏。十一二岁时,他在郝家集学会皮影戏片段,竟能混饭吃。时,郝家集顽童朋友嘲笑他:影子匠,得了年馑狗吃上。苏万祥自此受到刺激,执意不再唱眉户和皮影戏,而学唱大戏(秦腔)。苏万祥后来成为甘、宁秦腔巨擘。曾做过靖远靖丰剧团的副团长,宁夏海原县秦剧团团长。

影子匠,得了年馑狗吃上。这句谚语,可能是嘲笑皮影戏匠不事生产,打不下粮食,故,一旦“得年馑”,即大饥荒,就会饿死沟壑,成为野狗腹中餐。大致意思如此吧。

15.黄湾台口硬,唱戏要戴安全帽。

出处:黄湾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平川区黄湾村,历来文化气息浓郁,多出人才。这里的人们也热衷唱戏、看戏。上世纪八十年代,靖远秦腔巨擘寇世英先生,原籍靖远靖远三滩乡,被该村邀请,直接将户口改落在此处,专门就地排戏、演戏。故,该村排演的戏很厉害,远近闻名。

传说,旧社会,某戏班子来黄湾演出,由于水平太差,村民感觉花了冤枉钱,受戏班子蒙骗,遂在台下向演员撂石头,打破了演员的头……此后,就留下了这则谚语:黄湾台口硬,唱戏要戴安全帽。当然,打破头之说是假,而村民起哄是真。靖远人将一个地方观众的戏剧欣赏水平甚高,不好随便糊弄,戏不好演,就难以满足其胃口,谓之曰:台口硬。

这也是靖远秦腔史上的一则趣事吧。

16.宁听驴叫唤,不听XXX唱乱弹。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民国时期,有某大牌秦腔艺人随戏班子来靖远演出,其人身段、台架、动作都属上乘水平。可是,嗓子因故坏了,一旦张口开唱,就会吓坏观众……据靖远民间传说,嗓子绝佳的秦腔艺人,若不注意保护自己,往往会被对手暗算……即在喝茶间,偷偷置入一块耳屎,艺人喝下,就会坏了嗓子。这只是个传说,一小块耳屎,是否真有如此特殊功能,不得而知。然,此说流传甚广,靖远人几乎无人不知。这位大牌艺人之所以败嗓,据说,就是着了别人的套路,吃了这小小的耳屎之亏。真如此否?这同样只是个传说而已。可见,民国唱戏艺人,无不畏耳屎如畏虎也。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现象。

鉴于这则谚语有严重贬义,故,在此不具艺人真名。

17.宁看靖远的地乐班,不看兰州的福庆班。

出处:兰州、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

释义:靖远的地乐班秦腔,自古有名。地乐班,城乡开花,遍地存在。由于秦腔普及程度极高,晚饭后,三五人聚一起,即边拉胡胡边吼唱起来……年代,家父给生产队喂牲口……这活儿轻松,一般会让有关系者,或年老者干此营生。因家父自幼爱牲口,又懂兽医,故,很年轻就被指派喂牲口。晚间,附近几个乱弹好家,便来到喂牲口房,与家父唱起地乐班秦腔……此等情形,笔者幼年常见。

民国早期,靖远最负盛名的地乐班班主是张相臣,字映斗。清末典史。即县衙小吏也。其为后世靖丰剧团著名须生演员张克泰之父。张克泰年代,上兰州交流演出,曾一度走红。有“活包公”之誉。《抱火柱》中的纣王一角也演得好,也有“活纣王”之称。其孙张仕先,靖远县秦剧团的板胡手,有职称:国家三级演奏员。曾任剧团的副团长一职。祖孙三代献身秦腔事业,可谓秦腔世家也。

这个地乐班的其他成员有:尚克礼、牛仲彦、冯应恒、高汉臣、张登第、徐登瀛等十多人。

年,老历四月八,五泉山过庙会。张相臣带领自己的地乐班,前往五泉山,在山间拉开阵势唱起来……由于水准超高,引来观众无数。就连唱正式大戏的大腕儿明星闻声,也被吸引过来观看,感觉这个地乐班非同寻常,遂连连称赞……至此,靖远地乐班在兰州引起轰动。实事求是论,有些地乐班角色确实演技不逊于大牌艺人。自此,遂留下了这样的谚语。福庆班,兰州清末权威的戏班子。靖远的地乐班,竟然能碾压兰州的福庆班?也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吧。其夸张意味明显。

靖远地乐班上兰州五泉山演出,曾轰动一时,这事儿确有其事。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张尚瀛《靖远地乐班轰动五泉山》,这两篇文章里都有记述。只是时间,记述各异。张慎微记述,是年。而张尚瀛记述,是年。笔者从张慎微之说。因张慎微较张尚瀛更年长,阅历更深。

靖远的秦腔乐班。年9月拍摄于靖远鹿鸣苑。

18.看戏专看戏,亲戚家莫要去。吃饭尤可以,大烟管不起。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早期。

释义:这段顺口溜,在靖远流传甚广。笔者初闻,是在年左右。老家邻居贾耀诚(~4),俗称:贾三,他针对当时乡民们纷纷攘攘前去下滩村看戏的情况,常给笔者念叨其前两句。念叨多了,笔者竟耳熟能详。后两句,则是近来闻靖安五星村村民张忠泰所言。算是补充吧。此顺口溜,针对看戏者有深深的劝诫意味。富含人生哲理。谚语内容尚有吃大烟等情节,说明其产生的时间,至少在民国时期。或许,更久远。

笔者记得,年后,古装戏渐渐盛行。糜滩镇下滩村一度成为全糜滩的文化中心。糜滩、三滩的秦腔大腕儿,如寇世英、李文和、郭海珊、黄天明、王保平、王保安等人的戏,都曾在此上演。笔者曾亲睹过。至此,文革样板戏,退出历史舞台。笔者曾亲闻,村民说,还是古典戏好看。样数多,过瘾。样板戏单调、古板、乏趣。政治性强,天天看,早厌倦了。是啊,秦腔古典大戏有几百部之多,故事情节各异,异彩纷呈。样板戏只有八部,无法比。演久了,谁都会烦。

期间,村民看戏成风,下滩村演戏,全糜滩人赶去看戏。人们都自带吃食,一般情况,绝不打扰该村的亲友。因为,村子在过年期间,几乎天天演戏,亲戚家偶尔去一次尚可,你天天看戏,都顺路去一趟亲戚家,必招人家厌烦……旧社会,串亲戚,蹭顿饭也就罢了,有大烟瘾者,主人再供给你大烟抽,那就赔大了……因此,便有了这样的顺口溜诞生。

19.相公找姑娘,奸臣害忠良。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这句谚语,在靖远民间广为流传。笔者常去碾子湾村老家小住,每串门邻居贾三家,与之闲谈。贾三常感慨讲起这句谚语。后来,笔者在不同的场合,也曾听闻之。

贾三为村子百事通式人物。乡间故事、掌故、传闻,以及家家户户人口,为人特点等,几乎无所不晓。贾三有手艺,给白事上做纸货,走村串户,故,知之多矣。当年,电视节目泛滥,秦腔戏早被代替。贾三观电视剧久矣,遂得出结论,说,现代电视剧与古秦腔戏,原来古今一理,如出一辙,皆是如此模式,即:相公找姑娘,奸臣害忠良。细思其语,诚如此也。相公找姑娘,即情感戏,古今通行,并永远盛行不衰也。奸臣害忠良,即正义与邪恶之争,古今有之。文学与戏剧,总是离不开这两大主题的。都是围绕其展开的……故,这句谚语,可谓道出了文学与戏剧的真谛。

20.打不死的戏子,饿不死的厨子。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这句谚语,流传广泛。非唯靖远城乡间说之,环宇之内,几乎无人不知。它道出了人生某种真谛。即,戏子在舞台被斩首千回,其饰演的角色死了,而戏子本人,绝对还活着。大饥荒挨饿,那怕全世界人都饿死了,最后一个活着的人,肯定是厨子……这句谚语富含人生哲理。其产生,源于秦腔戏剧的启悟,这是无疑的。

21.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这句谚语,流传广泛,远超靖远城乡范围。几乎环宇内,人人皆知。但笔者常闻乡亲说起……旧社会,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虽带徒弟,然而,似乎都会留一手。若是将手艺完全教于徒弟,徒弟翅膀硬了,遂单飞,就会占领有限的市场,抢去师傅的饭碗,使师傅陷入没饭吃的尴尬境地。此,固然极正常事也。然,颇为残酷哦。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谚语诞生。秦腔戏子匠行业,亦如此也。

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载,有很多大牌秦腔艺人,师傅没死,或是未退二线时,徒弟只能给师傅跑龙套、当下手。那怕你的技艺已超越师傅。这是死行规。只有在师傅气力衰颓,力不从心时,才让徒弟担纲主角儿……由此,徒弟们一个个脱颖而出,大展才艺,其水准,甚至远超前辈师傅……

22.裴家堡人唱戏——重来。

23.重打锣鼓——重唱戏。

上述两则谚语,意思很接近,故,一并讲解。

出处: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这两条谚语,靖远民间流传甚广。尤其前者,靖远人无不知之也。因为,这是产生于靖远本土的谚语。其义在于,提醒人们,某些事进行不下去时,不妨推倒前者,从新开始……

裴家堡人唱戏——重来。这一谚语,也可视作歇后语。其产生,有典故由来。裴家堡,为明代早、中期所建之重要军事要塞,为明代靖远境内15个重要堡寨之一。

据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记载:裴家堡原建在山巅,城周丈……鉴于山巅风大,六月飞雪,取水不便。后,于明万历34年()搬迁至裴家沟,军民称便。时,设守官一员,统领兵丁60名,火器29杆……其城堡遗址,今犹存。

裴家堡的建立,围绕堡子,渐渐形成一个居民村落。村名就叫做:裴家堡村。隶属石门乡。上世纪90年代,有口人左右,今兹,城镇化兴起,村民搬迁一空,已无一人也。

典故的由来,显然与该村村民排演秦腔戏有关。大概是民国年间,村民们聚一起排演村戏,由于水平有限,主角儿常常忘词……这样,正式演出中,戏演到半拉子,无以为继,遂中断……主角儿心有不甘,也不肯下台,更不肯致歉,遂大叫:重来!我要重来!于是,弦索器乐再次响起,剧情从头重新开始……这就是这句谚语的原始出处。后来,竟越传越广,世人皆知之也。裴家堡原为极偏僻的小村,因了这句谚语的助推,该村的名气,竟然迅速飙升……实世间趣事也。

本来,冬闲季节,村民娱乐,唯有村戏。再者,大家有的是时间。故,看戏是次要的,聚会娱乐为主。大家嬉闹哄笑中,终于将一场戏勉强唱完……自此,裴家堡人唱戏,中断,重来,似乎常态化了。因此而生的那句谚语,也长上了翅膀……

张尚瀛(~),甘肃靖远人。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民国时期,曾任宁夏省政府参议、国民党靖远县党部代书记长、靖远抗战剧团团长、靖远社会服务处主任、《甘肃民国日报》驻绥宁特派员、《宁夏民国日报》驻甘肃特派员。年代,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一生著作颇丰。为我省有影响的老文化人。

张尚瀛著《冷棒变红人》一文,讲的是秦腔巨匠高天喜的故事。

24.天喜子麻鞭抡得欢,太湖城里鬼叫唤。

出处:西安、兰州、靖远民间。

产生时间:清末、民国初期。

释义:高天喜,艺名或外号:天喜子。陕西长安人。系清末、民国初年闻名陕甘的秦腔大家。有评论认为,其为陕、甘秦腔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高天喜,光绪29年()带领全班子到靖远……来靖远的原因是在西安“败嗓”。可以肯定,是受到竞争压力,才出走靖远的。

张尚瀛先生有篇文章:《冷棒变红人》,见《靖远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说高天喜最初来靖远,表现有“大智若愚”的范儿,最初留给人们的印象像“冷棒”,被人小觑。后来,演《火焰驹·传信》艾谦的三鞭子,一鸣惊人,唱红靖远城。至此,冷棒一下子变成炙手可热的红人……高天喜戏班子曾在靖远活动过很多年。还曾做过靖远福善班的“串班长”,即导演。给靖远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高天喜又带着戏班子上兰州演出,再度走红。并以《双灵牌》称雄陇上。其在西安的知名度,也颇高。

高天喜还擅演《太湖城》里的孙武子一角,可谓一绝。戏里有“打雷碗,甩麻鞭”的情节最为出彩。戏里有鬼戏、神戏成分,女鬼若干,每至麻鞭甩响,烟火四起,女鬼叫声一片,煞是好看、惊险、刺激……故,有此谚产生。

25.甘肃有个麻子红,腰里揙的是王文鹏,身下压的是耿善民。

出处:兰州、靖远城乡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麻子红郗德育,民国时期,饰演生、净两角儿,无敌天下。长期走红于兰州、靖远一带。当时,甘肃戏路有“生、净两门抱”之说。著名秦腔评论家牟豪戎先生说:这是甘肃秦腔的特点。陕西秦腔,“生、净两门抱”的情况基本没有。

王文鹏,陕西长安人,陕甘著名秦腔艺人,曾较长时间于兰州、靖远演出。须生戏几乎与麻子红齐名。然,人气与名气终久逊麻子红一筹。

耿善民,陕西人长安人,陕甘著名秦腔艺人。工须生。年来兰州的打炮戏《汾河湾》,没有引起轰动,后来又演出过几次,依然没有红起来。后演出《蝴蝶杯》,一度有较大反响。其陕西戏路,不合兰州人胃口。再加上有麻子红称霸兰州,终于铩羽而归。遂返回西安,不久,就去世了……

由于麻子红的光环太强烈,盖住了王文鹏和耿善民,故,当时兰州民间遂产生了这样的谚语。随之,流传于靖远等地。显然,这说法有些夸张过度。大家仅供参考。仅此而已。

26.要看文,《渔家乐》;要看武,《长坂坡》,不文不武《抱妆盒》。

这一谚语在陕甘宁普遍流行。即秦腔文戏的代表作:《渔家乐》;武戏的代表作:《长坂坡》;文武兼而有之:《抱妆盒》。具体释义,就不细讲了。

田德年(~),陕西人,闻名西北的秦腔巨匠。擅演大花脸,戏路宽广。长期在陕西、兰州、靖远、宁夏一带演出。颇有影响。(图片来自网络)

27.袁天霖唱包公声音洪大,耿家的三鞭子压倒天下。

出处:兰州、靖远民间。

产生时间:民国时期。

释义:袁天霖(~),甘肃永登人,唱秦腔包公戏的专业户。这句谚语的寓意:其唱包公戏无人能比,独步天下。实际情况,确也如此。时人评价说,袁天霖的包公戏。尚胜陕甘秦腔巨擘田德年一筹。田德年嗜大烟,身体垮了,扮相不及袁天霖,声嗓也逊色之。然,田德年戏路宽广,各种角色的黑头、花脸都能演。这一点,袁天霖又不能及。田德年也曾在靖远唱戏多年。常与丁振华搭档,足迹遍布陕、甘、宁。田德年,在靖远城隍庙戏台背景签名墙,留有签名。

解放前,袁天霖曾加盟靖远驻军新三师主办的剧团——海啸剧团,唱过戏。也曾在靖远隍庙戏台背景明星签名墙,留有签名。同时,他还在靖远城乡间,经常流动演出。某次,在靖远打拉池唱包公戏时,还曾引发出审理阴间鬼案的离奇传说……此故事,笔者有专文叙及。这里略去。

耿忠义(~),甘肃甘谷安远镇人,创立甘肃秦腔耿派。为闻名三陇的秦腔巨匠。他也是当年兰州秦腔三杰之一。曾与麻子红、文汉臣齐名。从靖远走出来的杨金民为其嫡传高徒。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年,耿忠义带领自己的戏班子来靖远赶烟场子,演出《火焰驹·传信》,艾谦的三鞭子,竟然遭遇靖远戏迷的冷遇,铩羽而归。因为,靖远戏迷习惯了本土演员李招财的三鞭子,不习惯看耿忠义的三鞭子。故,未获成功。此记载,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页。

然而,这则谚语,却反映了,耿派流传的烟火戏“三鞭子”,力压群雄,无人能敌……显然,观众的口味不同,造就了欣赏结论的不同。兰州的观众,可能更喜欢、热捧其三鞭子吧。遂有此谚语产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说明。有趣的谚语,往往有夸大其词的片面性。大家一读,哂笑一回,即可,不可较真。

袁天霖(~)甘肃永登人,闻名西北的秦腔巨匠。演包公戏是一绝。人称演包公戏的专业户。解放前在靖远打拉池唱包公戏期间,曾引出一段审理阴案的传说。(图片来自网络)

28.怪骨头挂牌,曹麻子吹箫,万大个子挨刀。白干板的《卖布》,殷疙瘩的鼓板,金傻子的花脸,万生金的可怜,马元才妖怪(男旦),李发民干喊……

出处:网络文《漫话中卫的大秦之腔》。作者,佚名。

产生时间:解放初。

释义:怪骨头、曹麻子、万大个子、白干板、殷疙瘩、金傻子、万生金、马元才、李发民,这些人都曾是年成立的宁夏中卫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这段顺口溜集中反映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演技和特点。其中,白干板(白云亭)、李发民、马元才,解放前后,都曾是靖远新戏班的成员。尤其李发民和马元才,一度唱红兰州、靖远。年,二人结伴从靖远坐羊皮筏子到中卫,受到官方和民间人士的热烈欢迎,遂加盟中卫县秦剧团。马元才,固原回族,著名旦角演员,唱红靖远,还把靖远的一个女粉丝(王玉英)唱成了自己的老婆……成就了秦腔史一段佳话。二人优美的爱情故事,至今盛传不衰。笔者有专文叙及。

尾语

目前,笔者所能搜集到的与靖远地方秦腔史有关的谚语、顺口溜,就这么多。这些东西,绝大多数系首次披露,可以说,填补了秦腔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其中,显然凝聚了作者的万般辛苦和心血。为文不易!首先要披阅大量的典籍和相关文牍,在海量的信息源里苦苦搜寻和筛选,遂获得一大堆令人头疼、犯怵的碎片似的、貌似有用的东西,然后,再进行反复地梳理、归纳、去伪存真,最后,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篇前后呼应,逻辑关系清晰、可信的文字,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这些文章所推演出的结论尚需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和各路专家、学者的批评审视,最后,能真正站得住脚,拥有一定权威性,为大家所悦服、认可,那就更不容易了。

尽管如此,笔者乐此不疲。如果说文化达人、前辈张慎微、张尚瀛先生等是地方文化的一传手,那么,笔者作为二传手,在保留前辈所传精华内核的基础上,又将自己所获更多的材料、信息进一步丰富、补充进去,从而还原历史的真貌、全貌,使得一段文化史更加丰满、立体化,使之更加具备传承后世之文化价值、史料价值,为后世人亦深深认可之,然后,再继续三传、四传下去……那么,笔者所付出的一切心血和劳苦,就没有白费!

最后啰嗦几句,由于秦腔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对于西北大地的久久濡染,各地由此而衍生的谚语、顺口溜非常之多。因这些东西与靖远地方秦腔史无直接的关联,故,略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寻查阅之。

年10月16日易稿数次完成于平川陋斋

作者简介:

武永宝,年生,甘肃靖远人,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

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碾子湾的杜鹃山臊得驴叫唤民国甘肃秦腔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