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乌苏里江上珍宝岛,赫哲人的打鱼船,单车自
TUhjnbcbe - 2024/8/31 16:52:00

国人大多是从嘹亮的《乌苏里船歌》中知道了在中国东北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条大江: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乌苏里江,其实是满语,意为“日出东方”,历史上的乌苏里江流域均属中国,后来被沙俄掠夺平分也实属弱清的无奈之举。

乌苏里江上打鱼船

乌苏里江上的过眼云烟

千曲百转的松阿察河自兴凯湖一路辗转反侧,终于在虎林汇入了乌苏里江,从此之后乌苏里江便成为了中俄两国的界江,穿过完达山与锡霍特山之间宽阔的纵谷,流经先前的北大荒,也就是如今富饶的三江平原,一直到抚远才最终流入了滚滚东去的黑龙江。

说到乌苏里江,必然要提及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不但让沙俄坐实了《瑷珲条约》,还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相当于一下子丢掉了4个江苏省的面积,更甭提图们江和黑龙江的出海口以及北及库页岛的广大海疆。

崽卖爷田,不知道清朝咸丰皇帝到底心不心疼?但却让无数的国人至今都耿耿于怀!

如今,远东地区早已成为了我们邻居的负担,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依然嘴硬不肯承认渐弱的国力早已顾不上远东的开发,放任其荒芜下去,这让以勤劳而著称的中国人情何以堪?

著名歌唱家郭颂唱词中的赫哲人在乌苏里江沿岸世代以渔猎为生,直到新中国诞生之后他们才真正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从历史中走来的赫哲族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数量排名第三,达到了万;而同源同宗的赫哲族如今仅分布在中俄边境线上的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乡、同江市街津口乡和八岔乡以及抚远市的抓吉镇,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仅有余人,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中倒数第四。

唐时,生活在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靺鞨发展到五代时期演变成了契丹人眼中的女真部落,到了明代又分化成了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东海(野人)女真。后来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崛起兼并了海西女真,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而以渔猎为生的东海女真逐渐发展成了赫哲族。

然而,命运多舛的赫哲人先被满族不断同化,人口持续缩减;后期因为沙俄侵略既成事实而成为了跨境民族,世代居住的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辽阔的故土成了赫哲人心中永远的痛。就这样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赫哲族人口降到了人,民国初年仅为人,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更是锐减到余人,濒临灭绝的边缘。新中国建立后,赫哲人获得了新生,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赫哲人仅为人,到了年快速攀升至人。

四排赫哲族乡

一晃将近10年过去了,如今赫哲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幸好我们自驾中俄边境线,自兴凯湖出发,从虎林市的虎头镇开始沿乌苏里江一路前行,途径虎头要塞、珍宝岛、饶河四排赫哲族乡,最终到达华夏东极——抚远市黑瞎子岛,去感受赫哲人生活的那一片天地。

硝烟散尽的虎头要塞

和东宁要塞一样,同在中俄边境线上的虎林也有一座当年针对苏军的虎头要塞群。

硝烟散尽的东宁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的地方,让我直奔黑龙江

虎头要塞的主阵地在猛虎山,如今建成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同样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向游人免费开放。

我们没在虎林市停留,沿着省道径直来到了虎头要塞。路边停好车,来到景区广场,首先看到最显眼的位置矗立着东北抗联的群像,很多游人都驻足参观,无言致敬着这些爬冰卧雪、抛洒热血的英雄。

东北抗日联军群像

在虎头要塞博物馆里参观才知悉:“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年日寇铁蹄踏入虎林,年便开始驱赶20万中国劳工和战俘构建复杂的要塞群,年日本关东军将虎林作为对苏用兵的前哨阵地,年虎林要塞基本完工后迅疾进驻了十万重兵。

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扎赫瓦塔耶夫中将指挥苏军凌晨开始对虎头要塞日军发动全面打击,强渡乌苏里江。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盘踞在要塞里的日军残部仍做垂死抵抗。直到8月27日,经过19天的殊死攻坚,虎头要塞里的日军除53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

黑洞洞的地下要塞

我们进入阴森潮湿的要塞内部,一路走马观花,很快便从地洞里出来,穿过一片树林,赫然一座通体雪白的苏军烈士纪念塔矗立眼前,铜牌铭刻着俄文,大概意思是“光荣属于苏联斯大林大元帅,纪念远东第一方面军攻克要塞,解放虎头”。

苏军烈士纪念塔

有趣的是先前在东宁要塞看到大门旁边的擎天柱上明示那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如今又在虎头要塞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虎头要塞落下了它血迹斑斑的历史帷幕”。

我了解到东宁要塞的日军残敌于年8月30日缴械投降,而虎头要塞的日军于年8月27日被全歼,东宁要塞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落幕的地方。

万苏军出兵东北,以伤亡3.2万人的代价横扫近80万日本关东军,中苏开始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无奈世界风云变幻,度过蜜月期之后,中苏关系开始迅速降温。

今昔迥异的珍宝岛

距离虎头要塞仅70公里的乌苏里江中,靠近中国一侧有一片沙洲叫做珍宝岛。

继承沙俄侵略本性的苏军肆意上岛挑衅中国边防军,可他们忘记了新中国早已不是积弱可辱的前清废柴,于是中苏之间爆发了武装冲突,瞬间令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都错愕不已。

先是冷战,武艺高强的解放军战士完胜人高棒粗的苏联人;最后发展到热战交火,苏军最新型的T-62中型坦克被中国边防军成功击毁在乌苏里江的冰封江面上,这可不是一般的战利品,几经斗智斗勇的抢夺,被中国海军潜水员打捞上来,如今展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地下一层。

缴获的T-62坦克

我们从中俄边境自驾归来,三番五次前往军博,终于得见T-62坦克的真容。

珍宝岛一战,新中国捍卫了主权,打击了苏联人的嚣张气焰。

年12月26日不可一世的苏联轰然解体,如今继承其衣钵的俄罗斯奉行与中国友好政策。年两国签署《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明确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这也使得我们得以在和平环境下游走中俄边境。

珍宝岛虽然不是网红,但在很多国人心中,这里曾经飘荡着保卫新中国的硝烟,值得实地打卡亲自去看一看!

从虎头镇前往珍宝岛,先走省道,在东方红湿地拐上了一条人车稀少的边防公路,不肖一个小时便来到了仰慕已久的珍宝岛。

来到珍宝岛

如今,边防军驻防的珍宝岛有限开放,通过特殊渠道才能上岛参观。在这长不过米的小岛上,只有四座营房、一座碉堡、一条战壕、一条水泥路和一棵“英雄树”。郁郁葱葱的植物覆盖着小岛,下面埋藏着数不清的地雷,都是当年苏军所埋,至今也没清理干净。

隔江而望,对岸的俄罗斯旷野宁静,唯有蓝天白云作伴,让人很难想象曾经有“冰雹”火箭炮的轰鸣和T-62坦克的碾压,是中国军人无畏的牺牲才赢得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我们应该致敬英雄!

隔江远眺珍宝岛

我家附近有一家“雪中鲜”,是专营赫哲族特色的乌苏里江鱼馆,几次路过都动了进去吃灶台鱼的念头,但即将开始的中俄边境之行让我们打消了这念头,心想去乌苏里江边吃活蹦乱跳的鲜鱼岂不更爽?况且在央视9频道播出的《边疆行》节目中也看到了大吃乌苏里江活鱼片的镜头。通常,理想总是很美好,来到离珍宝岛多公里的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我们转悠了半天竟然没有看到一条鱼,那我们究竟吃到鱼了吗?

穿越富饶的北大荒

从珍宝岛森林公园穿越出来,重上省道前往饶河县城,不巧遇到断断续续的修路,不停上上下下颇招人烦。停车饶河县城边的乌苏里江边广场,看完浩浩荡荡的大河奔流便直奔四排乡。路上买了田间地头刚摘的甜瓜,4斤10块,脆甜可口,成了一路上的好吃食。

乌苏里江岸边

到了四排乡这个吃赫哲族全鱼宴的好地方,并没有找见那间电视上出现的餐厅,只好将车开到了乌苏里江边,岸边是个天然浴场,对岸俄罗斯山色葱绿,只是不见一个人影,隐约地看到山尖上一座俄军的瞭望塔俯瞰着乌苏里江。

在这个《乌苏里船歌》诞生的村屯里转悠,发现了一个即将竣工的赫哲族风情园,不但有传统民居,还有用桦树皮做成的撮罗子,绝对是个了解赫哲人风情的好去处。

撮罗子

既然在四排乡无鱼可吃,我们赶紧上路向着抚远疾驰。穿过挠力河,沿途便是富饶辽阔的三江平原,漫无边际的稻田绿野茫茫,哪里还有北大荒的影子?

经过胜利农场,比一般城市还要干净漂亮,完全打破了以前农村的一贯印象。最后跑完了省道,在前锋农场左转上了建三江-黑瞎子岛的高速公路,日落前终于赶到了祖国的东极抚远。

抚远,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之地,甚称“中国淡水渔都”,鱼类共有百种之多,笼统形容为“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其中又以“三花五罗一岛子”口感最棒。

“岛子”是当地俗称,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清蒸白鱼可是抚远的一大招牌,晚上我们找了一家生意红火的鱼馆,终于吃上了这道迎宾的名菜。野生鱼果然鲜嫩香甜,也了却了我们一整天的念想,幸福着我们的自驾旅程!

我是健行渐远,喜欢长途自驾旅行,乐于分享旅途的快乐,喜欢的话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乌苏里江上珍宝岛,赫哲人的打鱼船,单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