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苌弘忠诚正义人,碧血丹心事洛阳能人
TUhjnbcbe - 2024/8/1 20:17: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苌弘化碧,无道何为天下王;杜鹃啼血,有德方使社稷安。今天讲一个忠烈千秋的故事。

巴蜀多怪才,苌弘算一个。资阳是一方神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也是一片葱笼起伏而富饶的丘岗。公元前年,苌弘出生在一个农家,他自幼聪颖机敏,勤耕苦读。童年的他就开始帮着母亲做家务,帮着父亲下地种田,一有闲暇就去放羊。他一面割草,一面唱歌,歌声悠扬婉转,引来山雀叽叽喳喳为他伴唱,等着牛羊吃饱了,他才骑在牛背上,唱起牧歌,优哉游哉赶着牛羊回家去。在一次当地的少儿电视选秀节目中,他以一曲《牧羊曲》征服了嘉宾评委和观众,他的嗓音纯净,空灵,就如从山涧溪水中走来,让人忘记了世间的诸多烦恼。之后,他的名声渐行渐远。

苌弘没有走仲永的路子,而是虚心地到处拜师学艺。他对音乐方面的悟性相当加司(洛阳方言:厉害,高超的意思),对各种乐器的把控也样样精通,尤其是他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去观摩箜篌制作,学习弹拨技巧,被称为“苌弘箜篌九重天”。苌弘住的屋里放有不同类型的排箫,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吹起了排箫,四邻听到动听悦耳的排箫声,倍感悦耳舒心,故有“箫声入耳,百事不忧”的传闻。他又在自己屋里备有几个大小不同的瓷碗,装上少许水,闲时用木锤敲击,便发出韵律悦耳、振动穿透的声音,故有苌弘“编碗敲击”练习“编钟敲击”技巧的典故。苌弘学有所成,技艺超群。他精通韵律、宴乐,能歌善舞,会演奏各种乐器,擅长天文历律,长于方术、机械、谶纬,人称智多星,著有《苌弘》十五篇。

他是通过人才招聘市场来到周都洛阳的。当时周王室的刘文公到四川来招贤纳士,被人推荐。刘文公看来人,身健貌端,刚正不阿,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事的人。就和苌弘有了对话,问:少小离家老大回。答:回来已是人间鬼。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答:留取丹心铸忠魂。问: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我以我血荐轩辕。问:天王盖地虎。答:挥拳打河妖。看苌弘对答如流,文采斐然,还忠心耿耿,刘文公甚是满意,就把苌弘带回了洛阳。

苌弘以刘文公手下大夫一职,开始为周王室卖命。任上他尽职尽责,心无旁骛,对周王室的社稷付出着自己的汗水。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礼战事等做预测,对自然变迁、天象变化进行预报和解释。他是天气播报员,还是气象监测站,司马迁把他写进《史记·天官书》,作为天文学家录入该书。苌弘学识渊博,"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公元前年,孔子自曲阜西行至洛邑,向老子请教礼制,特意去拜访苌弘,请苌弘讲授乐理论和天文知识,研讨韵律、曲式结构,探讨音乐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公元前年,罢官一身轻的孔子忙于著书立说,为了学术文献大业,再次来到周都,拜苌弘为师。此时,苌弘正指挥排演大型乐舞,演练《大武》乐章。孔子大喜,这乐舞正是反映武王伐纣的丰功伟绩,就此大型舞剧请教苌弘。苌弘对孔子的每问都作了精辟的答复。《大武》乐章共分六场。一场鼓槌响腾,快慢高低,轻重抑扬,武士从北列队而出,仪容虔诚,高唱颂歌,出征开始了。二场舞队击刺冲杀,军威远振,异常勇猛,分列以示纣王已死。三场伐纣凯旋的队伍南征。四场平定南方。五场成周公,召公为首,分为左右两队,象征武王治理天下,显现和平盛世。六场舞队合一,赞美周朝强大,武王英明。苌弘轻声细语巧施点拨,孔子聆听,感悟周朝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苌弘与孔子就音乐理论、天文知识、政治见解进行了交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孔子访苌弘后满意而归,完成《乐经》和《春秋》著作。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礼、乐都关系国家的兴亡,国家兴,则礼乐兴;国家衰,则礼乐亦衰。国家兴,则雅乐兴;国家将亡,则淫乐大行。因此,中国古代对礼、乐等非常重视。现在咱们政府,以国家层面出手整顿文化娱乐市场,其必要性紧迫性可以想见。作为东周卿大夫的苌弘,他对音乐及其理论的造诣已经影响到了当时的政治工作。

他在王室任职期间,那时候的东周已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局面。为极力辅佐周王,维护王室的尊严,苌弘巧妙地运用自己精通的"方术"为周王寻找统率天下的依据,从而达到控制各诸侯国的目的。晋·王嘉《拾遗记》:"时有苌弘,能招致神异。王乃登台,望云气蓊郁,忽见二人乘云而至,须发皆黄,非谣俗之类也。乘游龙飞凤之辇,驾以青螭。其衣皆缝缉毛羽也。王即迎之上席。时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为雪霜。引气一喷,则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宫中池井,坚冰可琢。又设狐腋素裘、紫罴文褥,罴褥是西域所献也,施于台上,坐者皆温。"《史记》载:"是时,苌弘以方术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苌弘通过设射"狸首",借助鬼神之力,要求诸侯国服从周天子,奉行上天的旨意。 

其实,苌弘所谓的方术,是建立在他渊博的知识上的,他对天文、卜筮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这些在其政治活动中就表现为对许多事情的推断和预测屡屡言中,深为周王及众臣们所信服。其实,这不是他有预测未来的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其敏锐的洞察能力,依历史发展规律而推断的。

为避王子朝之乱,帮助王室摆脱困境,苌弘和刘文公商定在瀍水以东的狄泉附近扩建成周城。由于周王室当时已是强弩之末,治下的诸侯都已慢慢做大做强,对周王室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挑战,所以,一遇到出钱出力的事,各诸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苌弘就四处游说,争取到晋国和其他诸侯的支援,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东周景王死后,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联手,借晋国帮助平乱,辅立周敬王即位。苌弘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又有修齐治平之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君臣同心戮力,欲复兴王室。但是,他们的做法,引起诸侯国中一些政客的嫉恨,卫国大夫彪傒说:"周王朝自从幽王昏乱以来,至今已历十四世了。苌弘还想复辟,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不久,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内讧,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四氏剿灭。范氏原为晋国执政正卿,又和周王室的卿士刘文公有姻亲关系。因此,在晋国内乱时,周王室明显地站在范氏和中行氏一边。赵、智、魏、韩四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接着又追究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他们知道刘文公根基深、地位高,无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惩治苌弘,而周敬王认为苌弘是辅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不肯惩处他。

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他故意频繁地同苌弘接触,有时密谈到深夜才告辞,试图引起周敬王和刘文公的怀疑。最后,叔向去晋见周敬王时煞有介事地说:"大王,我们晋国已经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乱与苌弘无关,你不必再追究苌弘了。我也便告辞回国复命去了。"叔向临走时,故作匆忙状,“不慎”把袖中一封伪造的信件遗落在殿阶上。

内侍把信件捡起来交给周敬王。周敬王打开一看,竟是苌弘写给叔向的密信。信曰:"请转告晋君,尽速发兵攻打周国,我将迫使敬王废黜刘氏,以作内应"云云,周敬王把信传给刘文公,刘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说,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苌弘,诛灭其九族。公元前年7月9日,苌弘在成周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享年约90岁。押解出宫时,老人大呼冤枉,周敬王置之不理,杀了他好请晋师退兵。临刑前,先生沉痛陈词:"杀身之祸,我并不悲哀,我是痛惜宗周不统一!难道主张迁都是为了表功?唉,可怜周王清静的庙堂就要毁灭了!"

三年后,周天子才知道了事情的真像,懊悔自己一时冲动,枉杀了一位股肱之臣,就决定厚葬苌弘。当人们挖开苌弘墓,打开石棺一看,皆瞠目结舌,苌弘的尸骨已无影无踪,馆内只有一大片青绿色的美玉和一颗心脏形的红色玛瑙。周天子闻讯大惊,打开锦缎一看,热泪夺眶而出,仰天长叹道:“苌弘啊苌弘,我冤枉你了!你魂飞九天,尸骨无存,一腔忠烈,化作碧血丹心,留存后世。苌大夫,安息吧,我会把你感天动地的事迹记入史册,永垂千古。”然后,周敬王以王候之礼,把苌弘厚葬在了偃师市山化乡邙山南麓的化碧村。

苌弘的死,不仅给我们奉献了"碧血化珠"、"碧血丹心"、"苌弘化碧"等几个成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曲壮美的生命之歌。苌弘是忠君报国的典范,他坚持科学思想、忠诚周室、绝地图存、悲天悯、最终求仁得仁,用生命诠释了人间正道,是以生命实践"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的儒文化的先驱。

苌弘化碧,感天动地;

肝胆含冤,浩气长存;

竭智尽忠,初心不已;

遗德休烈,布泽四海!

1
查看完整版本: 苌弘忠诚正义人,碧血丹心事洛阳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