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第
3
期
自然寻秘栏目第三期如约而至啦!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探寻自然的秘密,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的奥秘!
关于杜鹃的那些事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首高中必背的古诗词,相信大家都学过,老师也讲过,子规,指的是杜鹃因为它声音凄切,常被诗人用来抒发哀怨悲苦之情,那关于杜鹃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吗?赶紧往下看吧。
杜鹃
杜鹃鸟其实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的叫声大家应该很熟悉——“布谷、布谷”,所以我们又叫它布谷鸟。三声杜鹃杜鹃的叫声类似“米贵阳”,所以在某些地方就称它为“米贵阳”。
而古诗词里。被诗人常常使用的子规、杜宇,指的其实是“四声杜鹃”,它的叫声类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所以它又叫“包谷鸟”,因为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这叫杜鹃啼归,所以这种鸟也叫子归。
关于子规,还有几个小小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又有一说与屈原有关,但并未广为流传,所以它又名蜀魄、蜀*、催归。
因为它代表了凄苦悲惨的意象,与许多诗人的心境相符,所以被多次写入诗中。例如:唐·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宋·谢逸《菩萨蛮》词:“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宋·陈亮《水龙吟》词:“正销*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水浒传》第三七回:“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鲁迅《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唐:李白《蜀道难》诗:“又闻子规啼夜月。”宋·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
巢寄生现象
杜鹃会把自己的蛋下在别的鸟的巢里,让别的鸟妈妈含辛茹苦的替自己养育孩子。杜鹃鸟这种自私的陋习,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说过。其实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而大杜鹃,所谓的叫声很可爱的布谷鸟,就是寄生鸟类的一种。他们从来不会自己筑巢。付款、育雏。在他们产卵之前,会提前找到跟自己蛋相似的鸟类,比如画眉的巢。当它发现鸟巢里出现卵之后,会趁鸟妈妈不在,迅速踢掉一个卵并把自己的蛋下在里面。杜鹃会每隔几天产一个卵,每次都下在不同的鸟巢里,产完卵之后,它就会飞走,像极了不负责任的母亲。而傻乎乎的鸟巢的主人还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其实是杀死自己孩子的“凶手”。
杜鹃啼血
杜鹃啼血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在古代,也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四川的蜀国,有一位勤*爱民的好皇帝——望帝。他深受百姓爱戴。有一年,湖北一个大井里,一只大鳖成了精,但它刚上来就死了。奇怪的是,它的尸体在哪,哪里的水就会往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顺流漂到岷江,尸体漂到岷江时又活了过来。他见到望帝愁眉不展,一问才知道,原有一群龙蛇*怪不肯离开蜀国,使了妖术挡住了入流的河水。结果,水位增高,淹没了良田和房屋。鳖精听闻便说:我有办法。望帝大喜,便其治水,救百姓于水火。鳖精领了圣旨之后,打败了龙*蛇神,把乱石高山凿成了峡谷,蜀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富饶。
望帝爱才,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便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丛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
可是后来,丛帝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不听臣民的意见,不体恤百姓生活。
消息传到西山,老望帝非常着急,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决定进宫去劝导丛帝消息被老百姓知道了,一群一群地跟着望帝进宫请愿,声势浩大。
丛帝看见这种气势,心中疑惑,认为是望帝要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让望帝和百姓进城。望帝老王无法进城,靠城门痛哭,无奈回去。可是,望帝自觉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定要想办法进城去。
于是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那杜鹃从西山飞进了城里,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那丛帝原本清明,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心中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望帝变成了杜鹃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后来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关于杜鹃,就介绍到这了吧,这么回头一看,发现关于杜鹃的故事还真不少,不知道关于杜鹃你还知道什么?
SDNU__SKY
图源/网络
文稿/SKY新媒体中心姜熠昀
编辑/SKY新媒体中心牛晓红
审编/SKY新媒体中心尹梦瑶
终审/王裔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