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女人说:“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别人问她:你崇拜林青霞吗?
她微笑着说:我不崇拜她,我连她的一部电影也没看过。
媒体批评她狂傲,可她说:我在内地比林青霞红,我为什么要崇拜她?
这个女人叫刘晓庆。
刘晓庆就是这样的真性情,可她身上又藏着一股狠劲儿,狠劲儿里又藏着她的善良与柔情。
65岁的刘晓庆
从普通工人到文艺兵,刘晓庆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刘晓庆是典型的川妹子,够辣也够美。
年,刘晓庆11岁,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招收小学毕业生。
从小热爱才艺表演的刘晓庆,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评委老师面前唱了两首歌,唱到动情处,眼泪夺眶而出。
毫无意外的刘晓庆被录取了。
在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刘晓庆主要学习杨琴和钢琴,初中毕业后正好赶上知青下乡的热潮。
热爱文艺事业的刘晓庆对父母说:“我不下乡,我要留在成都,我去考文艺团体,我能考上。”
父母回她:“你要是不下乡,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无奈之下,刘晓庆只好跟其他同学一起下乡劳动。
年轻的刘晓庆
手里虽然拿着锄头,可是刘晓庆的心却渴望着舞台。
白天她认真劳动,晚上经常在晒坝上自弹自唱,给大伙开晚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农场需要派人去县城宣传党的《公报》,能歌善舞的刘晓庆被选中了。
这一去她就被县宣传队队长发现,随后被借调到县宣传队。之后刘晓庆又加入了成都区战旗文工团。
进入宣传队后,刘晓庆刻苦训练,一刻也不敢停歇。
但是年轻的心总是向往花花世界,她说:“部队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觉得自己好可惜,我要在全国出名。”
话虽狂,但是想要红的心却不曾停歇。
在文工团度过了几年时光,年刘晓庆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2次转机。
当时她正跟随剧团在隔壁县城表演《杜鹃山》,队长突然找到她,问刘晓庆愿不愿意演电影。
就这样刘晓庆参加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南海长城》试镜邀约。最后她试镜通过了,但是却是作为代理主演参与影片。
《南海长城》剧照
导演告诉她:“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你就得被换掉。”
为了守住角色,她在剧组一遍遍的背台词,一遍遍的练动作。
有一次,拍一场跳海戏。刘晓庆干脆利落的从几层楼高的军舰上往海里跳。她的勤奋终于打动了导演,女主角的位置上写上了她的名字
刘晓庆确实有表演天赋,《南海长城》上映后,她一举成名。
此后,并非科班出身的刘晓庆,但凡演戏彼时经典,80年代的中国电影因此被称为刘晓庆时代。
她是唯一一个被谢晋邀请参加电影的大明星,也是36年的春晚历史上唯一一个担任主持角色的演员。
年,刘晓庆作为春晚唯一的女主持,穿了一件红色衬衫。
主持春晚的刘晓庆
节目播出后,这件衬衫一度脱销,被影迷称为“晓庆衫”。
此外,刘晓庆也是第一个出演带吻戏的电影女演员,是第一个蝉联三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演员。
刘晓庆在影视界所取得成就是很多明星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对于刘晓庆而言,她的未来不在于拍电影而在于赚钱。
从演员到千万富姐,刘晓庆对于金钱的欲望都写在脸上
80年代,刘晓庆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身为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她还要参加各种应酬,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一次,日本演员栗原小卷来中国,送了刘晓庆一条项链,刘晓庆花了5块钱买了一个手镯作为回礼。
年轻的栗原小卷
栗原小卷又提出请她吃饭,可是刘晓庆细细一算,如果去吃这顿饭,打个车她的工资就见底了。
画报中的刘晓庆(左)与栗原小卷(右)
经济上的窘迫,给了刘晓庆很大压力。
年她参与拍摄电影《垂帘听政》。在电影里她饰演高高在上的慈禧,但是在剧组演丫鬟的香港演员可以吃香喝辣,而大陆演员的饭桌上却不见一点荤腥。
《垂帘听政》剧照
她气得大哭:“我要吃肉,我要吃米饭。”
导演给她拿来肉菜,她哭得更厉害了:“我要让所有演员都吃肉。”
《垂帘听政》里的梁家辉
通过这次哭泣,刘晓庆明白:名声是虚妄的,只有自己赚钱、赚很多的钱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
她抛下剧组了,孤身一人去到河北,开始“走穴”。
几天时间,刘晓庆就挣了块,是她工资的好多倍。
她揣着这些钱回到北京,关上门,把一块两块的零钞翻出来一遍又一遍的数。
走穴表演的刘晓庆
尝到甜头后她又组织了“穴对”,自己充当“穴头”,因为她的团队挣得多、信誉好,她被称为“大猫”。
“走穴”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她正在台上唱着康定情歌,突然观众向她砸去大把硬币,怒吼着:“你不是要钱吗?给你,臭不要脸的!”
抓拍的刘晓庆
但是这些言语上的辱骂并未让刘晓庆停止自己的路。她反而做的更多,她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涉足房地产、化妆品、电影电视。
刘晓庆的公司有二十多家
年,刘晓庆登上了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位列第45位。
这就是刘晓庆,从文艺兵到演员再到亿万富姐,她从不藏匿自己的欲望。
想出名就去拍电影,想赚钱就自己去经商,正是这种敢闯敢做的劲儿,让她与武则天一样成为了一个传奇。
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虽然刘晓庆重名又重利,但是她更重情。
年刘晓庆与姜文在芙蓉镇拍摄现场相识。虽然身份地位悬殊巨大,但两人还是互生好感,将戏里的感情延续到了戏外。
《芙蓉镇》里的姜文和刘晓庆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电影《春桃》,影评人鹦鹉史航感叹过姜文与刘晓庆他俩演戏之默契:
揉完面她帮他从手指头上撸着残面,他洗澡时怎么甩出脏衣服她怎么接着,他给她摘朵花戴,她来句‘晚上戴花儿,我又不是窑姐儿。’其词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他打个呵欠,就勾起她的呵欠。
《春桃》剧照
但当时刘晓庆是有丈夫的,他的丈夫就是影视剧演员陈国军。陈国军的前妻也是一位演员,遇到刘晓庆之后,陈国军抛弃了前妻,选择了刘晓庆。
陈国军与刘晓庆
知道刘晓庆和姜文的事情后,陈国军气急败坏,找到姜文曾逼他写自白书。
姜文反反复复写了六次,最后一次写完,姜文问“我可不可以加一句话?”
陈国军问“加什么?”“因为,我爱她。”
如此深情,刘晓庆怎能抵挡?这次逼迫让刘晓庆与姜文的感情更深厚了。
多年之后面对杨澜的访问,刘晓庆说:“这段感情,唯一带来困扰的就是我公陈国军。”
演而优则导,相较于演戏,姜文更爱拍戏。
拍《芙蓉镇》时姜文总是爱改词,导演谢晋还鼓励他,让他改,还说光改不行,你得写下来,还得排练。
90年代,姜文准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原是打算先去美国学习十年导演然后再回来拍。
刘晓庆拦下他说:“晚了,做导演就得年轻。”
《阳光灿烂的日子》
刘晓庆后来回忆说,“这是姜文第一次做导演,没有人相信姜文能导戏。连他自己也没信心。可是我有,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她拉来电影人文隽、老板郭总一起为姜文投资。
彼时,刘晓庆的生意出现问题,所有资产几乎清零。但每天都张着嘴要钱。
最艰难的时候,刘晓庆把妹妹晓红存来买米买菜的钱也拿走了,“那一万元是我从她紧紧攒着的拳头里抠出来的。”
刘晓庆和妹妹
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大获成功。姜文获得金狮奖提名,前途一片光明。
姜文获奖
这时候,刘晓庆却与姜文和平分手了。
对于分手原因,二人闭口不提很多年后刘晓庆才说:
“谁会喜欢一个老师,天天在旁边喋喋不休地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的。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就会很烦,到最后就会去找一个妹妹,崇拜他说,哎呀你好帅啊,于是他就会找这样的人做老婆。”
25年后,两人相遇仍然如老友般拥抱。刘晓庆也说:“我们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刘晓庆与姜文25年后重逢
“我一直强调自己要做伟大的女人,什么是伟大的女人呢?就是像水一样的女人,你在高处,我便退去,看你独自闪耀,你在低谷,我便向你涌去,温柔的围绕你、拥抱你!”
刘晓庆不论是对姜文,还是对其他爱人,她都是如此!
刘晓庆姜文在法国
刘晓庆的重情不仅不仅体现在朋友与爱人之间,更在于家国。
80年代,刘晓庆就曾作为中国女演员代表,接待各到访的外国演员。她与张瑜、斯琴高娃、陈冲一块儿被称为“4朵金花”。
这四朵金花中,陈冲加入美国国籍,斯琴高娃加入瑞士国际,张瑜也在演完《庐山恋》之后,去美国上学,获得美国国籍。
只有刘晓庆,始终坚持自己的中国国籍不曾改变。
秦城事件后,曾有人邀请她加入法国国籍,被她拒绝了。后来与丈夫王晓玉结婚时,登记员问她是否需要该国籍和名字。
她说:“不,不能够有一天我拿奥斯卡时,我不是中国人刘晓庆,而是XiaoqingWang。”
“我是中国人”这是刘晓庆的底线!
从农场工人到文艺兵,再到演员、商人,这个重庆女人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如今,65岁的刘晓庆看书、游泳、打球、跑步、做直播、演戏。
她仍旧不服老的活着,别人说她不肯轻易的老去,可是在她看来,可以更张扬、更潇洒的生活,为什么要低头藏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