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春,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打动了人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因为它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节目恰恰打在了中国人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
有人说:“我们谈传统文化复兴,美才是先行,因为美才能导出善。人们需要精神上的东西,而诗和其他任何形式相比,是最属心的。”对此我表示非常赞同,而这股热潮,让更多的人去深入研究中国的诗词,学习更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今天我们也在诗词里,来一次寻香之旅,伴着诗词的余香,寻找春花芳菲的诗意。
迎春花中书东厅迎春宋·韩琦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迎春花花期2-4月,先开花后长叶。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和它很容易混淆的云南黄馨,云南黄馨是花叶同时开放。
桃花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花期3-4月,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这里“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无限怅惘之情。
海棠花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花花期4-5月,海棠虽红嫩娇妍,但缺少香味,张爱玲就说了,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海棠的美,可见一斑。
牡丹赏牡丹
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期在5月,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就连《爱莲说》里周敦颐也写过: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丁香花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丁香花花期4-5月,关于丁香花,戴望舒的《雨巷》里,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大概就是出自这里的“丁香空结雨中愁”吧?
杏花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杏花花期2-3月,纵然现在一枝红杏出墙来已经是贬义词,但是这丝毫也不影响这枝红杏的美丽,只简单的几个字,杏花烟雨江南,便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芍药扬州慢宋·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芍药花期5-6月,芍药和牡丹花外形相似,开花时间也相近。所以自古以来,很多人会把芍药和牡丹相比。牡丹自由它的有容华贵,但芍药的小家碧玉温婉多情,并不比牡丹逊色。《红楼梦》里憨湘云醉卧芍药圃的画面之美,芍药功不可没。
杜鹃花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花的正常开花期一般在4~6月之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梨花柳梢青·吴中宋·仲殊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梨花花期每年4-5月,梨既是一种著名果树,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对其赋予了许多诗情画意。
荼蘼花春暮游小园宋·王淇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荼蘼(túmí)春末初夏开花,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以地下茎繁殖。因为在春季结束时开放,虽奢华艳丽,花语却是最终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