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怪论
险恶的用心
那个极力提倡
“为富人办事”,巧舌为贪官辩解的茅于轼先生,最近又提出了一个荒谬的怪论:中国的耕地不需要保护。他说:“只保护耕地而不保护其他用地是十分片面的口号。”为支持他这一荒谬的论断,他又言之凿凿地说:“现在的事实是耕地减少了几亿亩,种粮的农民减少了几亿人,不但我们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大家吃得比过去几千年的任何时候更好,相当多的人营养过剩,高血脂,肥胖病,脂肪肝,需要减肥。回顾这一段历史也许能提醒我们重新看待我国的粮食问题。”本来对茅先生的谬论是不值一驳的,但在*中央、国务院提出对耕地加大保护力度,对违法占地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对使用土地加大规范力度的情况之下,在国家可耕地锐减的情况之下,公然提出了这样的奇谈怪论,就不能等闲视之了。人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岂不知,“食”也是“以地为天”的。无论什么国家、什么肤色的人,离了粮食是不行的。因此,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告诫人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邓小平及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也都把粮食生产放在了国计民生的第一位,并且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中国的历史看,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比飞船上天、比奥运会的来华等意义都要大的多。现在中国人之所以在世界事物中敢于说话,并且越来越硬气,是与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还有胆量和力量管世界上的事吗?茅先生以责问的口气问道:“既然粮食多得吃不完,粮库装不下,不得不赔钱出口,为什么我们对粮食如此神经过敏?”在此我们不得不问茅先生:你是吃五谷长大的,还是象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你是中国人,还是美裔华人?对于经历过旧社会的茅先生,难道忘记了旧社会易子而食的惨剧,忘记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苦日子,忘记了还有数千万穷困群众处于贫困状态?这个茅先生,坐在自家的豪宅里,手里捧着替富人说话换来的钱,拿着替贪官辩解得到的钱,吃着洋餐,却突发奇想:“可能相当多的人营养过剩,高血脂,肥胖病,脂肪肝,需要减肥。”这样的想法与“罚人吃肉”的蠢货有何区别?从中外历史上看,无论什么时候,吃饭问题都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特别象中国这样的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粮食更是一个永远值得关注的大事。试想如果十三亿人口三天不吃粮,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历史早已表明,人民一旦缺衣少食,就会不战自乱,就会江山易主,就会沦会列强的奴仆。按茅氏的说法,中国的粮食已经多的吃不了,已经大量出口,人们的营养已经过剩。退一步说,中国的粮食不够吃了,还可以从外国进口,可如果象美国、加拿大等产粮大国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拒绝向中国出口粮食,中国人怎么办?去抢人家的粮食吗?做为一个被称作“经济学家”的茅于轼,提出这样的奇谈怪论,是无知呢,还是别有用心?粮食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物资,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安危所在、存亡所在。茅先生提出的为耕地“解禁”,是在为谁着想?难道他拿了中国富人的钱、贪官的钱还嫌少,还要通过献出釜底抽薪之计,去拿老外的钱吗?看一下茅先生的一些言论和其良苦用心,我们只能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解释。我们奉劝茅先生:你把我们*和国家的领导人、把中国人民看得太低了,把自己看得太高明了。*和国家的领导人,十三亿中国人不会上你的当,更不会象你说的那样,让富人们把耕地变成高楼、变成马路、变成工厂。因为,如果没了耕地,便没了粮食,没了粮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提和根础。无论什么时候,水泥也不能当粮食吃。中国人民会按照*的十七届三中全的要求去发展,一切的谬论和干扰都阻挡不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无论多么险恶的用心也蒙骗不了英明的领袖和已经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尽管在发展的进程中还会噪音不断、谬论不断、萧墙之内的隐患不断,但只要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去做,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实现。让一切荒谬的论调见*去吧!二○○九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