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陆游一首很孤独的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 [复制链接]

1#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收复失地,并且身体力行,到达前线作战,只是由于与当时的南宋朝廷理念不一致,后来被人弹劾,被罢免了官职,不得不回到故乡隐居。当时的南宋朝廷以为凭借长江天险,便可以高枕无忧,在南方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没有想过要收复北方的失地,以至于主战派一直受到打压和排挤。

南宋朝廷的无能,使得陆游这些主战派,空有一身的才华,却又是没有用武之地,从而造成了他们人生的悲剧。虽然早年间陆游短暂入仕,还曾到达过前线,可是很快就被人弹劾。公元年(乾道七年),陆游到达南郑,那一时期参与了多场战争,还获得了战功,可是第二年冬天,他就被调任了南郑。

陆游在离开南郑之时,创作了很多让人伤感的作品,其中最经典的要数这首《鹊桥仙·夜闻杜鹃》,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感伤之作,无非就是诉说人生的不幸,还有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原本想要前往战争建功立业,可是却没有那样的机会,这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那都是致命的打击,为此陆游在这首词中诉说着生活的不幸,以至于全词意境凄美。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陆游当时还很年轻,可是从这首词中,却又是充满了无限的忧愁,犹如一位老人在诉说着生活的悲苦。当然陆游的苦并不是生活中真正的苦,而是无法实现理想的苦,作为主战派,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一定要收复北方的失地,这一点从他的《示儿》一诗中就可以感受到。

上片还是比较传统的创作手法,先是由景入情,然后再层层推进,以此来诉说着生活中所遭受的悲苦。正是暮春时节,一个人站在岸边眺望江面,恰好又是风雨连天。破破烂烂的茅草屋里,灯火忽明忽暗,周围很安静,没有说话的声音。外面树林里的鸟儿都停止啼叫声,只有杜鹃鸟还在大声地啼叫,那种叫声让人听了肝肠寸断。

一个人在外地,再加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陆游感到很孤独,同时也非常的伤感,以至于他悲痛万分,不知道如何去诉说悲痛之苦;只好把自己当时的复杂的心情,全部融入进了这首词中,才使得整个上片,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又是句句感人至深,每一句都流露出了无限的忧愁,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下片写得就更加的伤感,同时那份孤独之感,更具有穿透力,以至于让这首词显得更加的伤感。外面鸟儿啼叫的声音越来越远,那深深漆黑的影子,还把我给惊醒了,让我从睡梦中醒来。已经是年过半百了,还是独自一人,漂泊在这孤旅的路上。想到那只故园的杜鹃鸟,还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听了泪流满面。

陆游一个人在外地,由于生活不如意,再加上事业也不如意,这些种种的一切,让他在夜里陷入了孤独之中。为此这首《鹊桥仙·夜闻杜鹃》,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不在诉说着思乡之苦,还有当时一种孤独的生活,这些细腻的描写,在这首词中尤为突出,从而使得全词意境凄美。

其实陆游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要去收复北方的失地,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又是不如意,这些都成为了他的精神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陆游的诗词,总是充满了忧愁,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意境凄美,往往是短短的几句,然而读后让人肝肠寸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