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辉照人生
文/王明学
“天大地大不如*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社区老年歌唱队嘹亮的歌声在耳边回荡。这歌唱得多好哇,道出了广大百姓心声,也是自己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深切感受。没有*组织引导人生的道路,出生在穷家小户的我,哪能健康幸福地活到七十多岁,仍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回想起过去的岁月,每次碰到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坎坷时,都是*组织的关心、帮助和激励,让我扬起生命的风帆,冲过岁月的急流险滩,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暖怀抱里向前!向前!在抗击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迎接中国共产*建*百周年的日子里,我和我的亲朋好友们,谁不在心底里千遍万遍的高歌共产*好。
小时候家里穷,非常喜欢读书的我,盼望着低矮的房屋能射进天空灿烂阳光,就一次次爬上木梯,把屋顶的玻璃瓦擦了又擦。然而没隔多久,玻璃瓦又被枯萎的落叶遮盖,让雨水染*,那时最大的愿望是买一盏台灯,想什么时候看书就能什么时候看。然而收入低,人口多的家庭,能把肚皮填饱,就不错了,买一盏台灯的钱抵得住一家六口人两三天的伙食了。后来我悄悄地找了几个低压灯泡,用一根木根串联起来挂在墙壁上,明亮的灯光让书上的字变清楚了,突然灯泡被一只跳起来看热闹的老鼠撞坏,碎片四处飞,我脸被划了口子。以后爸爸、妈妈坚决不准我这样做了。每次放学,我看见家境好的同学,桌上放着漂亮的台灯,就恋恋不舍地迈不开脚步,直到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对台灯的渴望才变为了现实。
父母不止一次告诉我:“我们家里穷,买不起看书的台灯,但你们几兄妹能读上书,是*和*府给予的最大恩惠了,你们爷爷祖祖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的后人能进学校读书。”现在回想起父母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共产*是我们普通民众生命的太阳,没有它,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没有它,哪有我们祖国现在的强大。
天资愚笨的我特别喜爱书和报纸,别人看后扔掉的经常捡起来翻看,发现有新意和价值的,就悄悄地藏起来。珍惜读书的时光,把家务做完后,再累再苦,能把书报摆在面前读就感到不苦不累,快乐极了。知识靠积累,爱学习必进步,苍天有眼,勤奋有报,初中毕业后,我考入重庆二机校,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国营大企业铁路。虽然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企业初级技术人员,但我们跨进铁路企业时,全部同学当一线工人,因为文革中的铁路尤其缺乏劳动力,学生就是有生气的劳动力。单位*组织教育我们:“要不断学习,追求上进,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立足岗位常鼓劲,要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我把这些话记在笔记本里,经常拿出来看。问自己做到没得。现在记着这些话的本子仍然完好地躺在柜子里。
单位*组织的话,看似高远的大道理,在有的人眼里是不着边际的官话,实际上它是生命的明灯,挺管用和受用。几十年后,回过来看它,真的听进去了,融入行动中,就是再笨的人,也会小有进步和成绩,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年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勤劳与个人获得的各种利益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我们一道进入单位的同学,相当部分人经过实践锻炼,思想成熟,才干增加,纷纷走进企业的管理层,我也算相当部分人之一吧。年3月退休离开企业了,身体健康,住房可以,生活小康。退休后,每隔一个月,我都要把40多年前进企业时,记在现在已经发*的笔记本上的*组织教育我们新工人的话温习一遍,在找准发挥余热的途径——读书写作上努力前行。十多年后,出版和发表共三部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火车司机和他的儿子》获得重庆市文学项目资助奖,如今仍然笔耕不断,每月都要在纸媒或者网络上发表二至三篇文学作品。
现在是市场经济年代,选择多,迷惑多,引诱多,怎样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呢?如果我还年轻,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牢记当年*组织教育的话。“要不断学习,追求上进,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立足岗位常鼓劲,要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这些话引导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岁月,它将还引导着我走完余生之路。
.12..19
作者简介:王明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秘书长、重庆杂文学会会员、重庆散文协会会员会员国、南岸区作协理事。在《重庆文学。《人民铁道》报等省市杂志报纸上发表作品百余篇,年短篇小说《父亲》获《小说选刊》全国首届小说笔会三等奖;年长篇小说《火车司机和他的儿子》获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奖。
*桷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