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泊船瓜洲
一、辨字组词。
钟(
)
种(
)
隔(
)
融(
)
二、解释句中带点的字词。
1.京口瓜洲一水间
瓜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填空。
1.京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
四、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泊船瓜洲(puXuewang.
)
2.春色满园关不住(
)
3.不要人夸好颜色(
)
4.春风不度玉门关(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下一句是 (
)
A.一枝红杏出墙来
B.小扣柴扉久不开
C.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一片冰心在玉壶
2.《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
)
A.唐代叶绍翁
B.宋代叶绍翁
C.唐代杜甫
D.宋代杨万里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___想象出_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心情由__________转为___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
一、
1.bù
2.bú
3.bú
4.bú
二、
1.没有遇到人。
2.木鞋。
3.轻轻地敲。
4.门。
三、
1.A
2.B
四、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有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了。
五、
1.春天 扫兴 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 满园的春色 春机勃发 失望 快慰
2.所见所感
3.拟人化 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ǔ
bo
萝卜(
)
卜算子(
)
占卜(
)
héng
hèng
眼波横(
)
骄横(
)
横横(
)
二、解释下列词句。
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是眉峰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眉眼盈盈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翻译。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
四、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bo bǔ bǔ héng hèng héng
二、(puXuewaNG.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鸡。
1.“*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鸡”,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在今湖北浠水一带。
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形容雨声。
杜鹃鸟。
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不要。
二、
1.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2.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鸡
3.宋 苏轼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三、
1.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泉水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鸟的啼叫声。
2.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再发出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四、
1.“*鸡”的本意是指*鸡报晓,在词中是指时光流逝。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10.清平乐
一、辨字组词。
寞(
)
摸(
)
唤(
)
换(
)
踪(
)
综(
)
二、解释句中带点的字。
1.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风飞过蔷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填空。
1.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xuewang.cOm〗
五、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号_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寂寞 抚摸 呼唤 交换 踪迹 综合
二、
1.清静,寂静。
2.鸟婉转地鸣叫。
3.借着风势。
三、
1.寂寞无行路
2.唤取归来同住
3.除非问取*鹂
4.因风飞过蔷薇
四、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鹂。那*鹂千百遍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五、
1.宋 *庭坚 山谷道人
2.初夏 惜春
3.这两句以浪漫的奇想,把对春的依恋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切。
4.词人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生命。 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