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近伪装大师大杜鹃鸟 [复制链接]

1#

大杜鹃


  大杜鹃这种鸟喜欢把自己的蛋下到其他鸟类的窝里,让其他鸟类来喂养一个将来会长得很“庞大”,甚至比它们自身要大十倍的婴儿!


  我发现,大杜鹃的欺骗是从雌鸟杜鹃袭击大苇莺的巢穴那一刻开始的。第一步,它趁大苇莺妈妈外出时,进入大苇莺的鸟巢,毁掉其中的一个鸟蛋。第二步,它会把自己的蛋下到巢里,夹杂在里面,然后迅速离开,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杜鹃鸟的欺骗得以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伪装高手,它所产鸟蛋的大小、颜色、花纹都和大苇莺的极像,足以以假乱真,以至于大苇莺妈妈都没有丝毫怀疑。大苇莺被欺骗抚养杜鹃的孩子,被称为杜鹃的“寄主”。


  大杜鹃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寄主,我发现在*地区,大苇莺是最合适的鸟选。大苇莺,俗称大苇扎,体长20厘米,嘴厚大而端部色深,上体暖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色。头部略尖,眉纹白色或*色,无深色的上眉纹。国内仅在*有分布,筑巢于芦苇丛中。


  大杜鹃为何会选中大苇莺来为自己育儿?除了它个头小、好对付以外,大杜鹃利用大苇莺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第一,在*地区大苇莺巢数量较多,便于大杜鹃寻找和利用。在*,大苇莺的数量约是大杜鹃的6倍,由此可见利用大苇莺巢很便利。第二,大苇莺和大杜鹃都是食虫鸟,食性一致。这样一来,把孩子托付给大苇莺抚养,大杜鹃就不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或者吃不好了。第三,两者的交配期,孵化期,育雏期,重合度极高。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大苇莺是个脸盲症患者,对卵和幼鸟的识别能力极差,经常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得!可怜的大苇莺还会把大杜鹃的卵当作自己下的蛋来孵化,把大杜鹃的幼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抚养!


  以上种种情况给了大杜鹃可乘之机。一场悲剧正在上演!我有幸记录到它整个骗局。


  每年5月中旬,大杜鹃和大苇莺迁到本区后,大苇莺便开始选择配偶、占领巢区,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进行交尾并筑巢垒窝。而大杜鹃亦在这一时期进行交尾,但交尾后雌雄并不在一起。之后,大杜鹃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


  交配之后,大苇莺夫妇均参与筑巢活动,巢筑在密蒲、芦苇、柳丛上。筑巢时,先用纤维状的茎叶连接在3~4株芦苇或香蒲叶上,然后衔取狗尾草、马唐、冰草、芦苇、香蒲及稻草等干枯枝叶,由低至高,从外到内筑成巢的外层,巢内铺垫物多为纤维状禾本科植物的根、茎。野外发现,大苇莺筑巢活动最早见于5月22日,最晚延至7月上旬,营巢活动的高峰期在6月5~15日。


  这段时期,我常见有大杜鹃雌鸟高踞于树梢枝头,观望大苇莺的活动,时而站立不动,时而突然起飞。在大苇莺筑巢的6—8天内,大杜鹃常从枝头飞到巢位附近的低矮树上或到支撑巢位的香蒲丛上伸颈探头观望巢址、认定巢位,就像小偷踩点一样,这时常常可以见到大苇莺在巢区上空奋力驱赶大杜鹃的情形。


  由于两者卵的大小、形状、颜色及斑点都比较相似,而大苇莺又没有严格分辨异卵的能力,也就只好将异卵一同孵化。而它们雏鸟的孵化期也基本相同,11~13天后两种雏鸟都相继出壳,待全巢雏鸟孵出后,有了食欲时,大苇莺开始衔食育雏。


  悲剧开始上演了。雏鸟孵出的第三天,大杜鹃的雏鸟两眼还未睁开,全身羽毛尚未长出,两腿还不能站立,便在巢中不断地滚动身体,把它身体接触到的大苇莺雏鸟一个个挤到巢边,然后一个一个地推出巢外,而自己则独享“养父”、“养母”的抚育。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大苇莺面对雏鸟竟然不能辨认,每天不辞劳苦地衔食喂雏,自己的孩子被赶出家也浑然不觉。经过二十多天的抚育,大杜鹃一经长大,离巢后便单独飞行,自由觅食,再也不向“养父”、“养母”亲近靠拢。大杜鹃这个忘恩负义的“孩子”便不辞而别,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选自

走近伪装大师——野生动物自然笔记

(欺骗)

赵序茅邹桂萍著

定价:16.00元/册

出版时间:.01

小荷听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