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火红的杜鹃花永不凋零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洛阳日报

年12月26日,电影《火红的杜鹃花》作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动人的故事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汝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检察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程建宇,近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年4月15日,程建宇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8岁。

英模虽逝,精神犹在。程建宇以生命铸检魂,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赞歌。

程建宇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清正廉洁、忘我无私,是政法战线当之无愧的楷模。全市政法队伍要学习她的品格和精神,努力打造信念坚定、担当尽责、正气充盈的政法铁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建设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平安洛阳、法治洛阳作出更大贡献。——杨骁

1“我宁愿倒在岗位上,也决不躺在病床上”

年,程建宇入职的第4个年头。

那年4月,连续多日下乡办案的程建宇突遭暴雨高烧不退,后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魔很快侵袭了她的皮肤及内脏各个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肾脏严重受损,全身免疫力急剧下降。这一年,她年仅20岁。在这个如花的年龄,她收到了北京专家“预后不佳,多则再活一年”的诊断书。

程建宇下定决心拼搏一把:“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多做一些工作,不使我的人生留下遗憾。”

病情刚刚有所好转,程建宇就走进汝阳县检察院领导的办公室,要求继续办案。

“建宇,你还是回家安心养病,大家都很关心你的健康,有什么困难随时给院里说。”领导关怀地劝阻。

她毅然对领导说:“也许我的生命之光会随时熄灭,但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只要把生命融入党的检察事业,我的生命就会延续。”

38年间,程建宇的每一天都是在服用大把激素药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中开启的,也是在繁忙的工作中结束的。她先后在监所检察科、民行科、侦查监督科等部门工作。在监所检察科,她每天骑自行车到看守所开展驻所检察工作,同在押人员谈心;在民行科,她下乡时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走就是几小时山路;在侦查监督科,她白天工作,晚上治疗,为了留出更多时间看卷宗,常把输液速度调到最快……

每次家人和同事看到她皮肤红肿流血流脓,和制服都粘在了一起,都心疼地劝她休息。她却总是坚定地回答:“我宁愿倒在岗位上,也决不躺在病床上。”

2程建宇的“三怕”

在汝阳县人民检察院,程建宇的“三怕”成为全院干警耳熟能详的经典话语——“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一怕对不起党,二怕被老百姓戳脊梁骨,三怕办错案!”

年3月,程建宇光荣入党。同事们发现,她在工作上比以前更拼了,办理案件、整理资料、下乡走访,从没有拒绝和耽误过。

年5月,程建宇在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时,发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一名聋哑人情况可疑,便请哑语教师当翻译,到看守所详细了解这名聋哑人的情况,又到被害人村庄调查,最后证实这名聋哑人没有参与共同犯罪,果断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年3月,她办理了马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以保护恐龙化石为名,采用暴力手段妨害公务案件,阻止了国家珍贵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外流。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这样才对得起我胸前闪闪发光的检徽。”程建宇曾说。在侦查监督科工作7年多,程建宇忍着病痛办理了余起刑事案件,办理的案件从没有在本环节滞留,没有一起案件引起涉法涉诉上访,批捕准确率达到%。

追求公平正义的程建宇收获了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在洛阳市举行的“感动洛阳十大人物”评选中,她的一些选票来自曾经经她之手批捕的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亲属……

3永不凋零的杜鹃花

年4月,程建宇被任命为汝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群工专员。为了方便服务群众,在她的提议下,检察院开通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建宇检察服务民生热线”,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为商户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被大家称为“百事通”。没人知道,电话那头温和耐心的检察官,已经被疾病困扰了几十年。

同事们回忆说:“她心眼儿好,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在办案中见着那些山里来的老百姓,又是给他们拿吃的又是掏路费。”

作为一名重症病人,程建宇经济并不宽裕,生活、治病处处需要花钱,但案件当事人把钱摆在她面前时,她拒绝得特别坚决:“与金钱交易有关的事儿,我坚决不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