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大文豪的这首诗,吟唱的是厕所 [复制链接]

1#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头像曾经印在84年版日元的纸币上。他也是个大诗人,擅长写俳(pai)句。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全诗只有17个音。漱石有一首俳句,居然写的是厕所。阳春白雪和恶浊污秽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年版日本千元纸币

也许,有人会说,日本的厕所可干净、可舒适了。没错,我们去抢马桶盖,因为那个东西可以温水洗屁屁。如果你对正当的生理声音感到害羞的话,那东西还能播放大自然的水流、鸟鸣。甚至有新闻报道,日本的某些清洁员敢舀便池里的水喝。

但是,在大文豪夏目漱石的年代,厕所真的也很干净吗?我看未必。与漱石差不多是同时代的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的仙台是这样的:

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都冬天了,蚊子还这么多,看样子环境也不会干净到哪去。再说,百年前的日本城市里,早上也是有挑粪工人的,厕所还能干净到哪去?

话说漱石的诗(俳句)翻译成中文:杜鹃鸟儿鸣,难出毛屎坑。

杜鹃鸟

杜鹃鸟虽然高雅,毛屎坑却不会很干净。两者搭配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首诗大有背景。明治40年,也就是年,当时的总理大臣西园寺公望邀请夏目漱石,参加名为“雨声会”的文人沙龙活动。夏目漱石厌恶曾为官军参谋的西园寺,写下了上面的诗,表示谢绝。漱石自喻为杜鹃鸟,又把住所自贬为厕所。意思是,我虽然是一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杜鹃鸟,在厕所叫叫也就罢了,去不了您那高雅的“雨声会”的。夏目漱石的自贬,实际是嘲讽西园寺故作高雅。

当然,漱石的诗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解释。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个迷信,认为进入厕所后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就会有凶灾。如果马上学狗叫,那么凶灾就会转换为福气。漱石在厕所听到杜鹃鸟鸣,急忙学狗叫,所以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问题,出不了厕所。

不管怎么说,大文豪漱石这首诗写的是厕所,却是一首最干净的诗。因为文学、诗歌等等这些艺术,容不得附庸风雅的半点污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