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百里杜鹃百纳乡依 [复制链接]

1#

冬荪,学名白鬼笔,又称无裙荪,口感滑脆鲜美。因其独特的形状和营养价值,近年来逐渐在市场上走俏,特别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冬荪的正常生长形成温度不能高于20度,种植要求严苛,而百纳乡的龙竹社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又十分适宜冬荪生长。因此,该村充分利用林内庇荫、湿润、凉爽的环境资源,发展起林下冬荪种植产业。

来到百纳乡龙竹社区寨民组冬荪种植地,今年的冬荪种植已经结束,原本满山荒芜的山头,现已种满冬荪。据了解,龙竹社区的冬荪种植主要以高山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吸纳农户入股的模式运作。合作社从农户手里流转土地,按照一亩地元付给农户,农户也可以直接用土地入股,年终参与分红。

合作社负责人吴道祥说:“我们年组建了个合作社,流转村民的土地种植冬荪,每年的产值大概六十多万。如今在这里常年务工的有五人,每月有几千元的固定工资,到栽种采收的时候又有几十个人来,每天又有80元到元不等的工资。”

龙竹社区支书喻林向记者介绍道:”龙竹社区寨明组高山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培育的冬荪种子两百多吨,带动农户16户,其中贫困户5户,能实现每年每户增收两万四千元左右。”长期在基地务工的秦成凤就是其中一人,她每月有三千左右的工资,主要工作是接种,接袋子种,一直到栽培种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日子比原来好多了,她感觉特别的开心。

另外,为实现全产量订单销售,让冬荪走向市场,合作社还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积极对接深圳、广东等市场。

截止目前,龙竹社区共种余亩冬荪,10月份就可采收,亩产生鲜冬荪能达6千斤左右,干冬荪斤以上。明年,该社区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吸纳更多贫困户参与入股种植,带动周边村寨农户就业增收。

监制:李  华

审核:何金晶

编辑:肖玉洁

记者:林  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