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沙市杜鹃花人才工程成果丰硕,三大市属文 [复制链接]

1#

长沙市杜鹃花人才工程成果丰硕,三大市属文艺院团青年人才不断涌现

杜鹃花开处新秀绽放时(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杜鹃花艺术节)

舞台下的刻苦磨练,成就了舞台上的水袖翻滚,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艺术节,为长沙市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提供了舞台。图为花鼓戏《打神告庙》。市花供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尹玮

“长沙市的杜鹃花活动办得好,出人又出戏!”1月8日至11日,年“杜鹃花奖”青年戏剧大赛暨杜鹃花人才工程验收展演在长沙实验剧场举行。广大观众与评审专家对于长沙青年文艺人才的优秀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活动本身的特别意义给予了高度认可。

杜鹃花人才工程以长沙市属文艺院团为基础,旨在充分发挥德艺双馨名老艺术家、领军人物的“传帮带”作用,推出一批青年艺术骨干,培养一批青年艺术新星,创作一批现实题材剧目,复排一批传统经典剧目。记者走访三大市属文艺院团,见到这群青年文艺工作者是如何把握机会、自我加压、严格要求、善于学习、勤于练习、乐于帮助,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在舞台上绽放芳华,成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杜鹃花”。

市湘: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帮助新人出人出戏

1月8日至9日的三场“杜鹃花奖”湘剧专场结束后,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年轻人纷纷在朋友圈晒起剧照来,纪念自己的“第一次”。胡艺第一次演出湘剧《拾玉镯》,和他搭档的同事李青,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大三学生。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联和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开设了湖南戏曲本科班,23名湘剧和花鼓戏学员成为本科班学生,李青就是其中一员。根据培养方案,这些本科班学生前两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理论知识、打好京昆基础,第三学年返回长沙学习本剧种剧目,最后一年再回北京学习。李青带来的《拾玉镯》,正是她在北京学得并移植为湘剧剧目的。

近年来,市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扶持年轻人成长。李青的同事兼同学江喻汪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单位一直鼓励年轻人多学习,为我们创造了各种条件。”江喻汪是大靠老生,第三学年的指导老师是湖南省湘剧院的名家、梅花奖得主、湖南观众耳熟能详的“严爹”王永光,这次他参赛的剧目《潘葛思妻》就是向王永光学习的。王永光等前辈名家对于湘剧艺术的热爱、对于青年人才的呵护,在市湘青年演员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沙市杜鹃花青年人才周帆告诉记者,之前为参加湖南艺术节,市湘复排《琵琶记》,请来王阳娟当导演,王永光、陈爱珠、曾金贵、罗志勇当指导老师,几位前辈手把手教学,真是毫无保留、倾囊而出,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老师们的教学成果,最终都化作杜鹃花的舞台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江喻汪说:“杜鹃花艺术节是长沙市文艺工作者一年一度的大阅兵。谢谢这个舞台,让我能把老师所教得以展示给大家。”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杨灼介绍说,年市湘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梯队的建设,市湘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尝试,第三场“杜鹃花奖”湘剧专场就是专门为那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准备的。杨灼表示:“年,市湘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为青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为青年人的进步搭建业务平台。”

市歌:创排《半条红军被》发掘大批优秀青年演员

1月9日晚的“杜鹃花奖”歌舞器乐专场刚刚结束,第二天一大早,长沙歌舞剧院的年轻男女们就在单位碰头了。大家见面首先讨论的不是昨天的表现,而是不约而同地说道:“我正要去排练厅呢!你也是啊?”迎面向记者走来的周唯、黄颖艳、张沛佩都是近年新进单位的,身上带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与活力。黄颖艳、张沛佩同于年入选长沙市杜鹃花艺术新星,年纪更小点的周唯来得晚,但劲头不输两位姐姐,她主动请缨,以歌剧《白毛女》选段参加青年大赛。这并不容易,因为刚刚过去的年,长沙歌舞剧院创排了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全院上下齐心聚力,都为这部歌剧付出了大量心血,周唯也作为群演参与其中,就占用了她大量的时间。

虽然只能挤时间准备节目,但周唯并不后悔参赛,相反她在杜鹃花的舞台上学到了很多。她告诉记者:“院里同事就是我的老师,观摩他们的节目就是学习与提升。从凯丽姐(李凯丽)的演唱中,我能感受到她花了心思细细揣摩人物。何莹姐的演唱虽然只有短短8分多钟,但形体动作、舞台走位都有巧妙设计。沛佩姐的舞蹈不仅技巧炉火纯青,还与灯光、舞美完美融合,令人大开眼界。这些都值得我学习。”

黄颖艳、张沛佩作为艺术新星,得到了杜鹃花专项资助用于拜师学艺,她们的收获就更可想而知了。黄颖艳是院里唯一的扬琴演奏员,过去扬琴演奏形式主要是独奏,但近年来重奏、合奏等形式越发兴盛,黄颖艳就向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谭竺老师学习了扬琴二重奏《天秤座》等多首曲子。通过与其他演奏员的合作,黄颖艳团队对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国舞专业出身的张沛佩向湖南师范大学徐驰老师学习编舞,了解了很多现代舞内容,不同舞种间的交流十分有启发意义,这大大拓宽了她的艺术视野。

“杜鹃花艺术节是长沙市专业艺术工作者的年终盛会。”长沙歌舞剧院院长徐开来告诉记者,发掘与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人才,一直是市歌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年,通过创排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我院发掘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通过不断地演出实践,这些演员逐渐成为了舞台上闪耀的新星。”徐开来表示,年,长沙歌舞剧院将进一步提升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的品质,为下一步的巡演做好铺垫,以最佳状态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市花:所有青年演员都有机会唱主角挑大梁

1月10日,在长沙实验剧场后台,记者遇到了花鼓戏大咖、戏曲音乐家陈耀,他正手捧金橘,和市花青年演员汤丹畅聊收获的喜悦,他一个劲地鼓励道:“你今天的戏很棒!”转眼见到记者,陈耀又嘱咐道:“长沙市的杜鹃花活动办得好,出人又出戏!每年的舞台作品都有更新,这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接班人的传承都大有好处。我愿意为这群可爱的年轻人谱曲,你们媒体对于这些新人也要大力宣传!”

虽然得到了前辈的肯定和鼓励,但后辈却十分谦虚,并不满足于眼前的一点小成绩。汤丹告诉记者,这次备战时间紧,如果有更多功夫打磨,她相信表现会更好。她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其实在选戏的时候就有所体现了。汤丹说:“我选的《打神告庙》是一出独角戏,舞台上只有你一个人,稍有松懈就会被观众发现。而且我的本行是花旦,敫桂英偏闺门旦,唱做并重,戏路和我熟悉的不太一样。但我不想选拿手戏登上杜鹃花的舞台,要挑就要挑有挑战性的戏,挑艺术上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戏。”

敢于跳出舒适圈、勇于挑战自我,这在市花青年演员中不是孤例。丁城欢这次带来的《盘夫》是他向长沙花鼓戏胡派传承人毛甲玉老师专门学的,丁城欢过去饰演的角色多是风流俊俏的小生,但《盘夫》的曾荣却十分复杂,其父被大奸臣严嵩陷害,自己却与严嵩的孙女成婚,矛盾就此爆发。丁城欢说:“这个角色背景复杂、层次丰富,唱念做打都有很多东西可挖。”

正是这种闯劲,让市花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给省会文艺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花脸朱程锦去年挑战高难度的武丑戏《拦马》,技惊四座,成功入围长沙市杜鹃花艺术新星。今年,他得以向湖南省湘剧院的名丑唐伯华老师学艺,带来《活捉三郎》。唐伯华的言传身教令朱程锦获益匪浅,在人物塑造方面进步匪浅,别看小伙子在台下老实本分,一上台变身张文远,举手投足间尽显角色的风流好色。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谢晓健告诉记者,花鼓戏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于青年戏曲人才。“以戏带功,以戏带传,放手起用青年人,单位所有的青年演员人人都有机会唱主角,挑大梁,有自己的拿手剧目。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艺术节就是检验和展示我们青年人学戏成果的优质平台。”特别是市花一批青年演员在《蔡和森求学记》中崭露头角,赢得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