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杜鹃是杜鹃花属的半常绿灌木,又称达子香、金达莱,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吉林、辽宁东部山区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小兴安岭山区。蒙古、日本、朝鲜、俄罗斯有分布。
大兴安岭分布的是一种杜鹃原生种,主要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多见于山地落叶松林、桦树林下等。每年4-5月冰雪还未消融时即开花,紫红色的花冠在山野沟谷中分外娇艳。
兴安杜鹃,花可观赏,叶含芳香油及香豆素等,可用于提芳香油,调制香精,亦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止咳祛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是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其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兴安杜鹃多为野生,既然耐寒又多花,对土壤、空气、湿度的要求都很高,人工培育少之又少。野生兴安杜鹃生长十分缓慢,一年仅能生长10厘米左右。因为生长繁殖缓慢。兴安杜鹃一般靠播种或者扦插繁殖,而小苗成活后三年才能定植,五、六年才能开花。
兴安杜鹃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有一定的蕴藏量,药材采摘主要是采叶不折枝,一般不会对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年出台的《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第二章第九条第四款标注:“兴安杜鹃(满山红)属我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并在第二章第十条第八款中明确标注:“兴安杜鹃(满山红)的采摘期为七月至九月,禁止用割折枝条的方法采集”。“大兴安岭的野生杜鹃花目前虽然不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面,但对野生动植物进行开采,必须经过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如山采摘,不能随意折枝砍伐。”
近年来,因为它的美艳,网络上大规模销售兴安杜鹃干支的背后,是线下生态功能区内的大面积折枝,这对野生兴安杜鹃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人为大量折枝,不仅打乱了其自然生长过程,形成一种逆淘汰现象:长得好的被人为采折,剩下的都是长得差的,导致兴安杜鹃基因遗传发生紊乱,最终影响整个物种的发展。由于采折破坏的干扰力量太大,兴安杜鹃的整体生存环境遭到重大破坏,很难恢复,将使大兴安岭“花海”严重缩水,最终造成其被人为“灭绝”的悲剧。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动植物应该受到保护。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而大肆采摘和杀害,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不买卖、不折枝,不将野生杜鹃花枝据为己有,留其在大自然中肆意生长,让更多人可以在林中亲近杜鹃、共赏花色,让杜鹃花海永远绽放,为龙江留下那一抹最美的春色。
美丽的大兴安岭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如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对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到时候即使再花大力气保护挽救,恐怕也已经于事无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