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娱评:公众应该给犯错明星一个改过的机会
1日凌晨,结束6个月收容教育的*海波在微博首次发声向公众致歉,他说,“身为一个公众人物,我做出了错误的示范,愧对于观众朋友们的喜爱支持”,并称“所有对我的惩罚,我全盘接受,未来,我将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反思和沉淀自己,并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明星和普通人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是作为人,都会有犯错的可能;不一样的是,明星身份所附着的榜样光环,他比普通人担当着更多的社会。*海波的反思声明、柯震东的流泪道歉,起码说明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对社会做出的负面示范深感愧疚。 相比之下,有两种友的态度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种是明星的“脑残粉”,明明是艺人因犯错而受惩戒,可这些粉丝们却呼天抢地般叫屈,给自己的偶像找借口。他们不明白,有时惩戒也是一种爱。另一种友,看到明星犯错就大声叫好,贬损其人格。“本来就是个臭戏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歧视的话语脱口而出,这种“幸灾乐祸”,更多源于他们的“仇富”意识。 从根本上说,这两类人都没把明星当人看。要么把明星捧上天当男神女神,就算犯错,即使掩耳盗铃也要替明星遮羞;要么把明星踩在脚下,不给于任何宽容、理解、原谅,收获精神上另一种翻转的满足。说到底,他们没有把明星当做一个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其实,明星和粉丝都是社会文化生态上的一环,要保持社会文化生态的健康,明星首先需要通过自我塑造与演艺实践,实现个人价值的“增值”。今天的娱乐圈被资本裹挟,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与商业利益勾连,有些明星,出名后不是想着如何创作好作品回报社会,而总指望通过炒作提高人气,名气一大就自我意识膨胀,对自己少了约束与自我要求,多了骄娇之气,甚至屡屡突破社会底线,最终触犯法律。殊不知,明星最大的资本,恰恰是他们的作品,一味放纵自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对粉丝来说,则需要健康的追星理念,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崇拜一个人是源于内心的冲动与选择,但保持理性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喜欢和崇拜的明星,当明星犯错误时,能主动站出来说“不”,这是一个成熟粉丝的理性表现。明星一旦犯错,也不至于“再踩上一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给愿意改过自新的人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他们从头再来,重新做人,也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素养。 (徐宁)